周驰程:“证明我妈是我妈”是利益绳索作怪

10.04.2015  11:23

  陈先生一家三口准备出境旅游,需要明确一位亲人为紧急联络人,于是他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可问题来了,需要书面证明他和他母亲是母子关系。可陈先生在北京的户口簿,只显示自己和老婆孩子的信息,而父母在江西老家的户口簿,早就没有了陈先生的信息。在陈先生为此感到头大时,有人指了一条道:到父母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可以开这个证明。先别说派出所能不能顺利开出这个证明,光想到为这个证明要跑上近千公里,陈先生就头疼恼火:"证明我妈是我妈,怎么就这么不容易?"而更令陈先生窝火的是,这一难题的解决,最终得益于向旅行社交了60元钱,就不需要再去证明他妈就是他妈了。(4月8日《人民日报》)

  老百姓曾经惧怕去有关部门办事,因为办事费钱、费时、费劲,除了满大街的反复跑,还要怀揣五花八门的证明材料,如申请公租房要证明你爸是你爸,外出经商要证明你没犯过罪,进厂务工要证明你还未结过婚,要生孩子要证明你曾经没要过孩子……有的听起来啼笑皆非,但你还得照着办,否则你的事还搁在那里。

  我们提倡简化办事手续,提高办事效率,方便办事群众;可现实为何会出现办事程序繁琐、证明材料众多的"难办事"困局?信息壁垒原因的固然存在,但事实还是权力的利益绳索在四处伸展和捆绑。

  一些职能部门在办理相关证照中,事无巨细,工作人员在办公室设计和制定着各种各样的规定,表面看似一丝不苟、正气凛然、严格公正,但这只是一厢情愿的设想,既没有考虑基层办事的实际情况,也没有静下心思站在群众利益的角度研究问题。

  "证明我妈是我妈"虽说与陈先生所办的出境旅游手续一事相关,但从责任的角度考虑与陈先生没有丁点关系,且不说"证明我妈是我妈"这样的证明重要可否,当然最后是用区区60元给办结了,如果实在不可缺或,职能部门也可轻易解决,何必因此事等不关痛痒的芝麻小事让陈先生一类的办事群众头疼和恼火。

  事实上,这是职能部门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意识作怪,把一个个套子套到了老百姓的脖子上,说白了要解套,老百姓自然得使出浑身解数,相关办事部门也自然可从中拨毛。同时,把麻烦和责任留给老百姓,自己也落得干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事不如没有事"嘛。

  "证明我妈是我妈"事实上是利益绳索的一个结,必须给予斩除。有关职能部门在设计证照审查办理中唯有树立利民思想,排除权利绳索对利益的缠绕和追逐,让权力回归服务群众的自然属性上,那么类似"证明我妈是我妈"的奇葩证明就不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