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公共图书馆岂能擅自关门?

15.11.2013  20:25

  图书馆是一座城市永不熄灭的灯。或许在某些部门和公职人员心目中,文化事业本就是可有可无,可以肆意应付和上下其手的

  据深圳特区报报道,今年6月,龙华一处劳务工图书馆突然贴出公告,称图书馆要进行装修,工期约1-2个月,完工后重新开馆。但转眼近半年过去,至今图书馆仍大门紧闭。

  在聚集了上百万劳务工的龙华新区,劳务工图书馆非常受欢迎。这家蹊跷关门的图书馆日均接待读者约一千人次,去晚了根本没座位。特区报记者调查发现,这座图书馆原属于宝安区文体旅游局管理,后移交给龙华新区,移交时只保留了3名工作人员。今年3月,由于工资待遇等问题,馆长辞职;6月份,一位工作人员因怀孕待产辞职。仅剩的一名工作人员难以保证图书馆正常运转,因此只能闭门谢客。

  不管是前期移交出了问题,还是后续人手不足,说到底都是管理水平的问题,也都不是图书馆突然关门的理由。而用“内部装修”这样的理由遮掩管理混乱,则有欺瞒公众之嫌。假如读者不投诉、媒体不曝光,这样的谎言是否要一直持续下去?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相关负责人表示,关停图书馆并未向上级领导请示,系科室自行决定。这样的现实折射出一些职能部门对于市民文化权利和文化事业的真实态度。

  图书馆是一座城市永不熄灭的灯。深圳早已确立文化立市的战略,是声名远扬的“图书馆之城”,也是蜚声国际的“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但从此次发生的图书馆关门事件来看,一些基层职能部门并未真正理解阅读和文化事业之于城市的意义。很难想象某个职能部门敢擅自关停一个医院、一所学校,但将一个图书馆一关就是半年的咄咄怪事,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了。或许在某些部门和公职人员心目中,文化事业本就是可有可无,可以肆意应付和上下其手的。

  眼下正值深圳读书月,这种事件的出现令人遗憾。我们希望相关部门尽快打开图书馆的大门,让那些渴望阅读、渴望知识的劳务工们能够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徜徉。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

高山族:高山族儿女有句心里话
微风徐徐,山雾袅袅,一路循着茶香,上饶之窗
仫佬族:以梦为马,绣出仫佬人的中国梦
广西罗城县是我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