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日报评论员文章:精准扶贫 全力攻坚

30.03.2015  13:13

  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摆脱贫困,这是老区贫困群众的夙愿,也让国家领导人时刻牵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着力推动老区特别是原中央苏区加快发展,决不能让老区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这是总书记对革命老区的殷切期望与重托,我们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让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两年多来,我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积极探索精准扶贫的“赣州样本”,但受历史及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限制,贫困落后面貌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扶贫攻坚的任务仍然艰巨。扶贫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点,我们要把扶贫攻坚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历史担当,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尽快让贫困地区旧貌换新颜,为实现全省“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的宏伟蓝图作出应有贡献。

  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目前扶贫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而对扶贫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根本方法和指导方针,对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新时期的扶贫攻坚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精准扶贫是实现脱贫致富的“助推器”,是实现全面小康的“着力点”。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创新思路方法,加大扶持力度,善于因地制宜,注重精准发力,继续共同努力,形成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

  精准扶贫、全力攻坚,精准识别是前提。准确识别,建档立卡,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前提。要坚持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精准识别贫困村、贫困户,并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准确掌握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实行动态管理,实现政策、资金、项目对贫困村、贫困户的“三瞄准”。

  精准扶贫、全力攻坚,精准帮扶是根本。在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的前提下,要真正走进农户家中,进一步了解贫困农户致贫的原因。要坚持因户施策、综合施策、组合帮扶,通过产业扶贫、搬迁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保障扶贫、基础设施扶贫、金融扶贫等举措,把政策、资金、项目整装精准“滴灌”到贫困村、贫困户身上,一对一解决突出问题。

  精准扶贫、全力攻坚,精准管理是保证。精准管理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保证。要做好扶贫资源、扶贫责任人、扶贫对象的精准管理,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要立足实际,进一步健全帮扶、投入、社会参与、监督考核等工作机制,为实现扶贫可持续、见长效提供有效支撑。

  扶贫攻坚是一种责任,更是检验作风担当的一把标尺。2015年,是我国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全力实施扶贫攻坚行动的关键一年。全面建成小康,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让我们以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针,齐心协力打好攻坚战,众志成城啃下“硬骨头”,书写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时代荣光,确保与全国人民一道,如期实现全面小康。(赣南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