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如何看待“诗化”的官方语言
近日发布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公报之中,有这样一句话得到了舆论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用昨日南方某报一篇专栏文章的话来说,“这样诗情画意的话语,出现在以冷峻风格著称的党的会议公报中,令人耳目一新。”
这样的接受效果不难理解。官方文件的写作,传统上习惯于自上而下的行政系统内部语境,少有面对社会公众的温暖的、人性化的语汇,所以舆论自然对这一类语言信号非常敏感。这是因为人民对更为人性化的、温情化的执政党和政府有所期待。
也许,正是由于对于民间这样一种期待的敏感与应和,公报的起草者们才有意尝试着释放出这一类的语言。公报中一句“乡愁”,自有亿万游子会心。这样一种语言倾向,主要是正面效果,首先也是正面的效果。
这种诗化的、情感化的、温情化的语言,如果成为一种官方语言的发展趋势,那么现在应当谨慎和节制。否则,上行下效,各类官方文件就可能以美妙的虚文相竞相尚。这与人民对于党和政府务实作风的期待总不相合吧。现在的良好效果也许会在最终适得其反。
那么,什么是这一类“诗化”的官方语言合理的边界呢?就以当下这一句为例,我认为,说出“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就够了,因为它们本身就“诗情画意”的,但也是实实在在的。而说到“记得住乡愁”,则可能就“虚”了。这是因为,是否“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这是可以检验的政策目标;而“乡愁”,作为一种完全在人心中的、不可捉摸的个人体验,是否“记得住”,又如何检验呢?简单说,这类语言应当止于可检验的政策目标。
党和政府的会议公报的语言是对社会发出的一种信号,也是对自身形象的一种塑造。它们可以塑造党和政府的亲民形象、人性化形象,也应该塑造党和政府的务实形象。情感化、诗意化的语言有利于前一种形象。这类语言如果过度,则可能损害后一种形象。
所谓“过度”,从操作层面上来讲,既包含上述“可检验”的边界,也包括这一类“诗化”语言在整体上的语汇含量。无论什么文章,在总体上人的印象是较实的还是较虚的,是情感化的还是理性的,往往取决于相应语汇的总体含量。所以,对于官方文件中诗化语言的含量要在整体上控制。因为,相较于文件中那些具体的政策目标来说,它们毕竟是“虚文”。在我们这个被林语堂称为“文字国”的国家里,自古以来,社会风气、官场风气,总体上还是语言供给过度而务实作风不足。
当然,公报中“记得住乡愁”之语,其实所肯定的是如今人口流动的中国社会中一种情感、心理的价值,也是在高速发展中整个社会寄托于城镇风物中的文化传统的心理、情感价值。这种体恤人情的价值表达,过去较少见诸官方文件。就句子本身的表意效果来论,我觉得倒是不如“系得住乡愁”。同音一字之易,有什么道理呢?尽管后者更诗意化、修辞化,但也更容易理解:如果城镇化改造把人们的家乡改得面目全非,游子们都不认识了,则“乡愁”也就无处寄托了。换句话说,正是那些熟悉的家乡景物,才是游子的乡愁归处。而乡愁,正是那些薄絮一样飘荡无依的东西,得有个地方把它们“系”住。马少华(北京 学者)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