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对老太穷追猛打不是保卫道德

25.11.2013  10:57

  9岁娃娃搀扶老人,却被老人要求赔偿医药费。事件拉锯5个多月后,日前,公安机关给予了蒋婆婆和儿子行政拘留、罚款等处罚。但由于蒋婆婆已年过七旬,行政拘留依法不予执行。不过,老人仍坚称自己是被小孩撞倒的,甚至赌咒:“如果我说了假话骗人,我全家死绝。

  一起不公正的待遇,有可能十起公正的事例也难以挽回损失。“见扶不扶”的道德纠结背后,更多的是对后果的担忧以及风险的恐惧。现实中,确实不乏恶老太式的诬陷或者讹诈,并对社会信任产生了严重的冲击。于是道德饥渴之下,难免会对每一起诬陷或者讹诈事件,给予全民道德的审判。但在众声共调之下,老人的泪水与赌咒,同样是一种值得倾听的声音。凭什么就断定老人很恶,而不存在小孩撒谎的状况?退一步讲,即使最后的事实证明,老人的泪水与赌咒,不过是获取同情的手段,但也不足以成为我们穷追猛打的理由。若是连基本的法律底线都无法坚守,道德保卫就会成为最大的道德破坏。

  别在事实未清之前,就轻易下结论,也别在问题未明之前,就采取先入为主。成熟的社会需要的不是道德式的饥渴,而是基本的法律常识与权利意识。静静等待公正的结果,理性看待每个人后面的苦衷,才能看清世态。(堂吉伟德)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