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让故宫“喘息”,保护会更好
自2014年1月1日起,除法定节假日和暑期(每年7月1日至8月31日)外,故宫将正式实行周一全天闭馆。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闭馆并不意味着休假。此举将为该院全面推进“平安故宫”工程争取更多空间和时间,也有助于保持古建筑和院藏文物安全、健康的状态,给观众提供舒适的参观环境。
多少年来,故宫就像一位永远不知道劳累的机器人一样,长年累月地开放,为游客服务,不但造成了肌体的劳累,更造成健康的威胁和破坏,如今,故宫终于要正式实行周一全天闭馆,365天开放的模式终于寿终正寝,劳累的故宫终于可以喘息和休憩,这不仅是故宫的福祉,也是游客的福祉。
现在平均每日参观故宫的人数达到10万人左右,去年五一和国庆黄金周更是实现了参观人数“井喷”,达到了每日近20万人。故宫不堪重负,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是实行游客总量控制。
而让景区景点“喘息”一下,也有例可循。今年1月1日,《厦门经济特区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开始施行。《条例》指出,为解决近年来游客数量超负荷的状况,在鼓浪屿核心区实行游客总量控制,从此以后,鼓浪屿“限客”有法可依。
由于历史原因,在故宫内,过去几十年最多时被多达10余家单位占用,近10年来这些占用单位才不断从故宫迁出,一些文物建筑回到了故宫管理,比如端门及两侧朝房、大高玄殿和御史衙门等。但是还有一些单位还“赖”在故宫内,不但占用了故宫的文物资源,而且也不利于故宫的博物院形象,为了扩大故宫历史文化的展示空间,增加开放面积,亟需清理故宫的“钉子户”,还故宫一个纯粹的文物研究、遗产保护、文化传播和两岸交流的重要基地。欣喜的是,有相关官员表示,到2016年,故宫博物院将实现“红墙内无办公区”,值得憧憬。
在内部的削峰填谷的分流上更值得想办法。加大提前预约售票的覆盖率,通过预约、网购和分散购票达到减少并最终取消现场售票的目标;通过分时段售票,使观众能够较为平均、分散地入院参观,避免高峰时段的过度拥挤;加强与北京市旅游委的合作,充分发挥团体参观中旅行社的组织作用,通过设计专门的团队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增加淡季吸引力,实现削峰填谷,有效疏导人流;内部挖潜,优化院内参观路线,由实行单向参观到进一步疏导观众在院内有序流动,实行重点区域限行、小循环等;推出短平快的设计路线,包括两小时、半日、一日游故宫的路线,以加强对参观人流的疏导,设计更多有特色的参观路线。
故宫明年实行周一全天闭馆,对于其他博物馆和旅游景点等旅游景区也是一种良性启示。全国不少的著名景区依然还在实行一年365天的接待游客经营,不少景区的健康状况令人忧虑,由于过度的接待,环境恶化以及安全问题凸显,可持续发展遭受到了严峻挑战。因此,我们不仅需要故宫的闭馆和喘息,也需要其他景区的闭门谢客之举。
休养生息,是保证有更好的接待质量和更舒适的参观环境,也是为了换个步伐更有力地前进。魏青(陕西 职员)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