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金牌至上的政绩观是体育之殇

27.01.2015  13:51
原标题:人民网评:金牌至上的政绩观是体育之殇

  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了《中共国家体育总局党组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通报对巡视反馈意见所提出的“金牌至上的政绩观扭曲了体育精神”作出回应,宣布取消亚运、奥运贡献奖评选,全运会不再分别公布各省区市的金牌、奖牌和总分排名。

  如果把体育事业比喻成一艘航船,那么,考核就是一座灯塔,是航船的引路者、领航灯。在中国体育逐步走向世界之初,金牌的数量,奖牌的多寡,往往与一个国家的实力相勾连。不难理解,当许海峰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实现了炎黄子孙奥运金牌“”的突破,对于一个承受过落后挨打历史的民族来说,是怎样一种激动和自豪。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强调奥运金牌、亚运金牌,激励体育健儿奋勇争金,也是情理所致、时代所需。

  然而,当金牌指标被摊派到每个责任体头上,当金牌数量成为省与省之间炫耀的资本,本是激励大家奋勇争先的理念,却异化为非“”不可的扭曲政绩观。更加令人扼腕的是,在这种金牌至上的政绩观的导引下,滋生了越来越多的体育腐败。从划定金牌贡献,制定参赛选手,到插手裁判判罚,操控体育赛事、金牌归属,领导干部的“无影手”无处不在。河南省体育局便曾为了让河南能在全运会上完成两块跆拳道金牌的任务,向国家体育总局拳击跆拳道运动管理中心原副主任赵磊行贿。这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金牌至上的政绩观对权钱交易的催生作用。

  事实上,无论是用奥运金牌激发民族自豪感,还是在全运会上比拼奖牌数量,其初衷,都是为了让全民运动成为一种习惯,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体育运动中来。而当金牌成为唯一的追求,人们的目光往往只聚焦在了“一朵红花”上,而忽略了由各个运动员构筑的运动美景。这既是对其他参赛者的不公,也是对公众参与的一种抹煞。“人们只记得金牌,那些获得银牌、铜牌的选手,就不值得我们铭记吗?”这拷问的不仅是竞技比赛的初心,更是在引导人们重视体育精神、参与意识,让体育回归到常识的轨道上来。

  毋庸置疑,对于竞技体育来说,考核是必要,而且也是必须的。但是考核必须科学合理,符合体育精神。一昧地以得多少金牌为尊,实际上也是对体育的一种伤害,是体育之殇。从这个角度而言,体育总局的新举措,校准了考核的方向盘,对于体育回归理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值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