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昊:惩治旅游不文明必须下重手

06.05.2015  11:33

  国家旅游局4日宣布,作为国家旅游局督办案件的当事人,攀爬红军雕塑照相的李文春被列入为期10年的“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5月4日新华网)

  旅游不文明现象由来已久,已然成为了阻碍我们道德精神建设的绊脚石,近年来,旅游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甚至由国内转向国外,给国人的道德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彻底根治这个顽疾,必须下重手。国家旅游局制定并下发《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应运而生。

  以往治理旅游不文明,我们更多的是用道德的手段。所谓指责、批评就是其中的重要手段,然而,收效甚微。旅游不文明现象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有加重之势,道德手段的治理宣告失败。

  期盼已久的法律治理篇章正式拉开。将治理旅游不文明上升到法律层面,是一种无奈,然而,作为现阶段,却也是治理旅游不文明现象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一种手段。在现今社会,旅游不文明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一种习惯:有人“习惯”到一个地方就要留下“到此一游”,有人“习惯”将垃圾随手仍下,更有人“习惯”随心所欲的攀爬,“丢人丢到国外”的现象也时有报导,这些“习惯”性的不文明,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紧急时刻,此时出台法规约束,可谓合时、合情、合理,是无奈之下的最佳选择。

  法制绝不是目的,而是治理的过程,最终,我们还是要回到道德层面上来,也就是说,重罚,目的还是要提升全民的道德素养。事实上,自媒体的发展,也推动了旅游不文明的法治进程。一方面,很多游客会拿起自己的手机,拍下不文明现象,将他们进行曝光,如此一来,就为执法部门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证据,追查相对而言也就容易的多。另一方面,违法者就要考虑到自己的行为会不会为自己的带来麻烦乃至巨额的违法成本,不文明行为自然也就会有所收敛。

  当然,最终清除此类“顽疾”的还是需要道德的力量。法制的目的也是推动道德的建设,将法治提升到德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然而,我们应当相信重拳之下的旅游不文明一定会得到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