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国:读懂“先沟通沟通”背后的官员心态

08.07.2014  12:25

  漯河高级中学今年74人获10分的国家二级运动员高考体育加分,人数众多引发公众质疑。记者采访河南省体育局宣传处处长问到“国家二级运动员资格审查具体由谁来做?”处长犹豫了一会说“能不能你问之前咱先沟通沟通?”。(7月7日《21世纪经济报道》)

  一句“先沟通沟通”,不禁让人想起了前不久评选出的最伤人网络词汇——“呵呵”。“呵呵”一词,在很多人看来是敷衍,践踏了他人的感情,是一种不真诚的沟通态度。那么,虽然“先沟通沟通”并不像“呵呵”一样直白,但是其背后表现出的官员责任缺失令人唏嘘。

  身为官员,对于自己手中的工作,应该了如指掌,有个清晰的认识,不至于一问三不知。之所以支支吾吾,难以对记者的提问作出回答,一方面可能是对工作不熟悉,不了解。而另一方面,则有可能是刻意隐瞒什么,不想说出事件的真实内容。然而,不管是哪种情形,该官员的工作作风都令人揪心,对工作不了解明显失职,而隐瞒事件真相背后的“主观故意”倾向,则更让他人感到寒心。

  可以说,“呵呵”可以伤人,“先沟通沟通”则伤害了部门公信力,更凸显出了为官者身上的不健康习气。在被访官员的口气中,更多的是对媒体记者的不认同,对记者所提问题的心理逆反。在官员的潜意识中,记者的提问,必须要进行“预演”,而不是搞“突然袭击”。于是,摆架子、耍威风,以一种反感的态度去接受采访,本质上就是自身特权意识的真实写照。

  坦白而言,当官员服务意识淡漠,工作理念偏离正常的方向,官员内心的敷衍塞责心态昭然若揭。很多时候,不是工作有多么难做,问题有多么难回答,关键还是自身定位存在误区。如果,每个官员都能保持敬畏之心,对工作恪尽职守,对公众诉求及时回复,面对记者的提问也就不会抛出“先沟通沟通”的说辞。更何况,如果事事都以“沟通”为前提,必然会使工作流于形式,甚至衍生为一种令人生厌的为官陋习。

  说到底,“先沟通沟通”的目的为哪般?通过被访官员的表情,我们能够窥见其内心的想法。对于自身工作,缺乏最起码的谦抑,让自己凌驾于特权意识的顶层,必然会让民本理念大打折扣。在此,对于持有“先沟通沟通”态度的官员,不妨让自己“先冷静冷静”,想想自己是否摆正了位置,是否恪守了为官的良知和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