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总书记“十年树木”的深意

13.04.2016  00:31

  ●张玉胜

  从毛主席发出“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到邓小平提议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再到近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参与首都义务植树活动的亲力亲为,“推进国土绿化、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理念,日益成为举国上下的国民共识和民族夙愿。习总书记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古训叮嘱参与植树的学生,既表达出对“多种树、种好树、管好树”等生态建设的高度关注,也是对孩子们勤奋读书、成才报国的深情寄语,更不无对经济社会发展尤需坚韧不拔、久久为功毅力的深刻寓意。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大工程,“十年树木”道出了小树成材需要经历的时间与付出的艰辛。实现“让大地山川绿起来,让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美起来”的民生愿景,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坚定恪守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参加包括义务植树在内的生态文明建设,身体力行地诠释和宣传新发展理念,动员、引领全国各族人民的广泛参与和积极行动。

  与“十年树木”相比,“百年树人”的人才培养,更是需要精雕细琢、繁衍传承和生生不息的长久之计。我们的学校教育就担负着教书育人和传承文明的历史重任与民族嘱托。习总书记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讲给孩子们,就是要他们感知劳动的艰辛、成才的不易,从而树立努力学习、热爱劳动,爱护环境、珍惜自然,锻炼身体、立志成才的意识与抱负。

  “十年树木”的深层寓意,还在于“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因果关联。习总书记以此强调“多种树、种好树、管好树”,或不无直面当下经济转型现状的内涵延伸。需要提及的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当天的植树点,正是一片原先建有物流大院、搅拌站等低端产业的开阔地,现已根据中央提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要求,拟将其规划改造为开放式带状公园,纳入北京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这不失为让后人乘凉、为百姓谋福的“栽树”之举。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打造新经济,尤其需要这种打基础、育后劲、增动能的胸怀、魄力与精神。解读“十年树木”,就当悟出从长计议和深谋远虑的道理。要求人们摒弃只顾眼前、急功近利的鼠目寸光,敞开顾念大局、泽被后世的宽广胸怀,树立瞻前顾后、协调持续的远见卓识,多做细水长流、润物无声、志存高远、惠及民生的实事、善事。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