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烹制”偏远山区学生的午餐?

28.04.2014  12:57

近日,宜春市袁州区飞剑潭乡白竹小学的午餐问题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社会各界关注。记者采访了解到,白竹小学学生午餐问题,不是特殊的个案。偏远山区孩子们的上学午餐问题,需要多种形式给力,才能破解困局。

偏远山区学生午餐难

白竹小学是飞剑潭乡最偏僻的山村小学,现有6名教师、90名学生。有些孩子每天上学要步行一个多小时的山路,中午不能回家吃饭。

2013年9月,宜春百树学校师生募集了2万元,为白竹小学购买了一台蒸饭车,向在校学生每人赠送了一个不锈钢饭盒,希望能让孩子们吃上热午饭。

因孩子年龄段不同,白竹小学要求学前班的孩子每天带2两米到校,一二年级的学生带3两米,四五年级的带4两米,由学校统一用蒸饭车蒸饭;午餐的菜由学生自带。

然而,这项“爱心午餐”却引来一些学生家长的非议。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带二两米吃了亏,甚至说学校侵吞了学生的米,给学校造成很大压力。

该校校长刘良根告诉记者,由于家长不理解或不关心,目前只有40名孩子带米到校蒸饭,有40名孩子不愿带米中午只能饿肚子,回家吃午饭的只有10名孩子。

山区孩子多数是留守儿童。孩子在校吃不到午饭,老人们却觉得无所谓,导致很多孩子不愿带米到校蒸饭。”刘良根说。

这些复杂而特殊的因素,最终造成了白竹小学部分孩子吃不上午饭。据了解,该校每天下午3点10分放学,孩子们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吃饭。

袁州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周德根说:“为让孩子们中午吃上热饭,白竹小学从校长到老师,6个人每天挤出时间,轮流给孩子们蒸饭,日复一日,坚持不懈,有时还要贴米给学生,却遭受各种非议和不理解。

爱心午餐”屡遭婉拒

偏远山区学校的孩子中午不回家吃饭,这一现象存在多年,记者曾试着向山区小学推介“免费午餐”、“爱心午餐”,但许多现实因素却阻碍了“爱心午餐”进山区。

2013年5月,记者前往袁州区洪塘镇沙泥坪小学采访,这个只有8名学生的小学,有5名学生中午不回家吃饭。孩子们正值长身体的时候,中午不吃饭,饿着肚子上课,既影响成长,也影响学习。记者多方联系,落实了爱心企业赞助。该校代课老师邱小华在谢过记者后,面露难色。她说:“村里只剩下一些老人,想请人做饭都难,每天还要跑好远的路去买菜,很难办。”宜春市义工联合会负责人在看了本报报道后,也希望能帮助沙泥坪小学开设“免费午餐”,同样被婉拒。

2013年11月,记者在飞剑潭乡柘汤小学捐赠“爱心雨靴”时,发现该校有50多名孩子中午不回家吃饭。征得该校同意,记者积极帮助其申请“免费午餐”项目。可最终该校还是放弃了申请。

柘汤小学校长彭小艳告诉记者,偏远山区学校的孩子中午不回家吃饭的情况多年存在,学校一直很想解决,但筹办“免费午餐”面临许多现实困难。“首先很难平衡,学校附近的学生家长看到家庭离学校远一点的孩子享受了免费午餐,也会争着让自己的孩子享受,导致学校很难做工作;其次是厨师难请,一个月几百元的工资,很难请到合适的厨师,如果请老人做几十个孩子的午餐,会非常吃力,没人愿做;再次,柘汤小学地处偏僻山区,每天外出买菜,往返交通都是大难题。”彭小艳说。

迫于现实原因,这个山区小学最终放弃了“免费午餐”。随后,记者向柘汤小学提出,为有需要的孩子每人赠送一个真空保温饭盒,让孩子们带饭菜到校吃。彭小艳表示赞同,她深有感触地说:“解决孩子的午餐问题需要家长重视,要依靠家长的力量。

共青团袁州区委书记钟芳告诉记者,他们给一些偏远山区小学送过保温饭盒,从回访情况看,学生、家长和学校普遍反映不错。目前,他们已采购了100个真空保温饭盒,准备捐给白竹小学。

谁来“烹制”学生的午餐?

白竹小学“免费蒸饭”实施难,“免费午餐”一次次被婉拒,困扰多年的偏远山区小学午餐问题,该如何走出困局?

偏远山区孩子的午餐问题,需要整合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政府财政补助、社会捐助等多种方式,互为补充,共同推进。

目前,“免费午餐”、“爱心午餐”工程已与白竹小学取得联系,拟为该校学生开设“免费午餐”(或“爱心午餐”)。4月25日,白竹小学食堂开工建设,袁州区中州米业有限公司向白竹小学捐赠了30包共计1500斤大米。

宜春市政府正考虑由市、县、乡三级财政承担,多方筹资,逐步解决偏远山区学生的午餐问题。袁州区文教局要求偏远山区学校动员学生家长暂时继续让孩子带米到校蒸饭。

免费午餐”江西项目负责人吴永俊向记者表示,偏远山区学校的学生午餐问题,可由政府和“免费午餐”项目共同出资,也可由“免费午餐”项目提供餐厨设备、厨师工资,由政府按学生数补助餐费等模式进行。

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粮油蔬菜采购难,这些都是实施“免费午餐”的现实困难。我们是否可以探索实施政府的营养午餐计划、社会的免费午餐或爱心午餐项目、学生自带保温饭盒等,从实际出发“烹制”山区孩子的午餐。这需要家长和学校尽好责任、政府重视和社会各界给力等。(记者 邹海斌)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