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同学聚会有意思还是没意思?

12.02.2016  18:09

(江西广播网2月12日)春节假期,各种同学聚会频繁举行,大学、中学甚至小学的同学借着春节相聚。同学聚会有意思还是没意思呢?请听江西台记者龚小娟的调查:

南昌市民熊女士初五参加了大学同学毕业30年的聚会,和不少在外地甚至国外的同学见了面。(出录音)“我们大学同学30年没见,很开心,都还蛮亲切的。
与中年熊女士不同的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喜欢小范围的聚聚,和自己要好的同学聊聊工作生活,一般就是五六个人,九江市民李新:(出录音)“小团体的聚,以前读书不熟的还是不会有什么交流。
中年人的同学聚会大多是个别同学主动埋单,而年轻人的同学聚会大多是AA制。26岁的邱蕊:(出录音)“吃饭,一起去玩下,一般A的比较多。
记者发现,中年人比刚毕业的年轻人更喜欢参加同学聚会,而老年人同学聚会相对较少。女同学召集聚会少,一些活跃的男同学往往成为聚会的主力。70年代初出生的李悦就挺喜欢召集同学聚会的:(出录音)“每年都聚,一般都会来二三十人,还挺多的,我们比较热心这个事情。
南昌市民温静则觉得,中学同学感情最好,聚的最多,也许是青春年少的时光最快乐最难忘。(出录音)“学历越高聚会越少,初中同学聚的最多。
在同学聚会中,总是难免会有少数几个同学炫耀显摆,让其他同学不舒服,李新觉得,就不要当回事。(出录音)“会低调的显摆,这种人挺讨人嫌的,他自己也知道。
南昌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戴庆峰认为,不管是怎样的同学聚会,只要是带着纯真感情、不谋私利,不带功利的同学聚会就是有意思的。(出录音)“同学聚会,首先都是奔着同学情谊去的,这是初衷,对于出现功利的目的,还是平淡一些看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