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政协参政议政的“源头活水”

16.12.2014  20:00

  ●肖德明

  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做好工作的传家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重大问题。”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有力地推动了调查研究这一优良传统的“回归”。

  调查研究是政协履职的重要手段与基础方法之一。政协要履行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就必须带头加强调研,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接足地气,使政协更能知情明政,参政议政更有“源头活水”。今年以来,万载县政协从完善制度入手,出台奖励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委员的积极性,构建大调研格局,突出问题导向,强化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推动政协调查研究工作不断向深度与广度发展。

  一、定制度立规矩,加强政协委员调研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前些年,县政协虽然坚持了一年组织两次政协常委集中调研活动,但说句实话,往往走程序的多,大呼隆、一条鞭,表面上好看,实质性调查研究的不多,安排时间短,满足于听听汇报、看看现场,时间往往是一天半天,有时甚至是两、三个小时,做做样子,摆摆阵势,拍摄几个镜头就回会议室了。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县政协认为改进政协工作要从改进组织委员调研开始。为此,县政协从立规矩、订制度入手,制定了《关于万载县政协视察调研工作暂行规定》,对政协委员调研视察的指导思想、课题选定、成果转化运用等环节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县政协主要领导每年下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一个月,每年完成2个以上的调研课题,提供专题调研报告不少于2篇;政协常委会要组织2次集体调研视察活动,各专委会一年内必须每季度开展一次调研活动。所有的调研活动必须形成调研报告上报县政协办公室,再由办公室上报县委、县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和单位。调研制度的制定和确立,有力地促进了政协委员调研视察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

  二、聚人才凝合力,利用社会各方资源为政协调研服务

  为充分发掘和整合现有可利用的人才和资源,县政协年初就将调研视察课题预先设定好,征求大家意见,选定课题后,再细订方案,需要哪些单位、人员的配合,事先通知,切实使资源效能达到最大化,从而形成大调研的格局。

  激活内力搞调研。政协历来被称为地方的“人才库”“智囊团”。县政协充分利用政协委员的人才优势,以专委会为单位组成五个不同课题的调研小组,每个小组配备几名富有写作能力的委员,整合资源,激活内力搞调研。如:县政协人资环委撰写的《选村官要避免“富人化”倾向》的调研信息上报省、市政协得到相关领导的重视,省政协并将此文编发成《社情民意》报送给了省委有关领导,并得到省委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协调各方搞调研。充分发挥政协协调各方的优势,采取分题调研、联合调研、约稿调研的方式,把调研题目交给各民主党派、委员成员单位及相关的乡镇政协活动组,联合他们的力量,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搞调研。如:受到县委书记签批的《细化城市规划,强化城市管理》调研报告,就是县政协出题目交由民革民主党派进行具体调研撰写的材料。

  三、关民生重呼声,把调研着力点放在民生问题的解决上

  政协调研的目的就是服务党政、服务民生、服务发展。因此,县政协把调查研究的着力点放在民生问题的解决上,努力把民众所想、所盼、所呼的问题传递上去,做到下情上达,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

  县委、县政府每个重要措施、重大行动、重点工作出台与部署前后,县政协都会组织机关干部和委员下基层调研,收集来自基层第一手情况。在调研中,县政协注意做到“四听”:一听“笑声”。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给群众带来的实惠变化,群众为何高兴,对党和政府的政策如何评价;二听“怨声”。了解基层群众为何不满,找准不满之处;三听“哭声”。特别关注弱势群体,主动了解社会底层老弱病残的生活情况,主动帮助他们联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县政协在换届之初组织全县政协委员,尤其是来自企业和新社会阶层的政协委员捐助100余万元,成立了“政协阳光助学基金”,每年资助100余名来自贫困家庭的高中与大学生;四听“异声”。主动听取来自社会各方的不同的声音,尤其是有价值的建言献策。 (作者系万载县政协主席)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