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田间地头调研 两县主官推动蔬菜产业化发展

17.02.2022  10:50

  小小菜篮子,装着大民生。2月13日,抚州市广昌县委书记吴自胜调研蔬菜大棚选址用地工作。前一天,2月12日,抚州市金溪县委书记张文贵调研蔬菜产业发展和春耕备耕工作。

  ■江修兴、实习生曾淑梅、钟香、信息日报/信息日报客户端记者魏文彪/文

   广昌、金溪县委书记调研蔬菜生产

  “菜篮子”,一头连着物价指数,连着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连着农村的繁荣稳定,两头都是大民生。

  2月13日7时,广昌县委书记吴自胜先后来到该县头陂镇头陂村,甘竹镇朝华村、坪上村、答田村,旴江镇清水村等处,听取相关负责人工作汇报,实地察看各乡镇蔬菜大棚计划选址情况,并对照图纸现场办公,对选址用地工作进行部署,协调解决用地存在的问题。

  蔬菜是重要的农产品,也是重要的民生产品。2月7日,广昌县召开蔬菜产业发展工作推进会暨2022年农口工作布置会;2月4日,吴自胜深入头陂镇调研蔬菜产业发展情况。

  2月4日,吴自胜先后来到头陂镇杞妃果产业基地、龙虎村羊肚菌产业示范基地,头陂镇现代农业(蔬菜)示范基地实地调研,认真听取各相关负责人介绍,详细了解各基地种植规模、产量产值、经营模式、市场销售等相关情况。

  发展蔬菜产业是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渠道,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途径,这也促使吴自胜频繁调研部署蔬菜产业发展。

  2月12日,金溪县委书记张文贵深入琅琚镇、双塘镇调研蔬菜产业发展和春耕备耕工作。在琅琚镇安吉村蔬菜基地和早树村蔬菜基地,张文贵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等方式,详细了解蔬菜大棚建设进度、蔬菜长势、田间管理、销售等情况。

  当天晚上,张文贵主持召开蔬菜产业发展调度会,分析了该县发展蔬菜产业的优势。张文贵表示,要确定好棚型,培养好合作组织,通过蔬菜基地的示范引领,提高蔬菜种植效益,引导农民发展蔬菜生产,增收致富;要加强技术指导,加大培训力度,重点培育本土技术员,切实把蔬菜产业发展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两地均邀请专家指导培训

  蔬菜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大,带动面宽,是保障人民生活需要的重大民生产业,是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渠道。1月6日,抚州市召开了蔬菜产业发展大会。

  会议要求,各县(区)要加强组织领导,因地制宜编制本区域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出实招、求实效,干就干好,真正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各地各相关部门要提高站位、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在发展蔬菜产业中找准定位、履职尽责、通力协作,以“四不”作风抓好工作落实。

  广昌县、金溪县如何发展蔬菜产业,确保全市蔬菜发展目标任务落地落实?这成为抚州蔬菜产业发展大会后,两地主官急需面对的问题。

  具体如何做?1月9日,广昌县召开蔬菜产业发展工作培训会,邀请全国蔬菜产业协会副秘书长杨维田作专题授课。吴自胜出席培训会。

  培训会上,杨维田从产业发展条件分析,把握生产组织管理方式,抓住招商、市场、服务、风险等关键点,管控种植规模,严格引进企业管理考核等方面,上了一堂生动的培训课,并就大家提出的问题解惑释疑,提供了有益经验和思路对策。

  2月14日,广昌县再次邀请杨维田来该县指导蔬菜产业发展工作,并就蔬菜基地建设开展实地调研。

  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支撑,而专家学者是各县区做好蔬菜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培训会上,吴自胜说,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认真吸收领会,认真思考谋划好如何立足本乡镇、本单位,支持和推动蔬菜产业发展。

  与广昌一样,金溪县也邀请专家进行指导。1月11日下午,金溪县农业农村局召开了2022年农业技术专家组工作会议,并邀请关于水稻、水产、果业、畜牧、农机等13位农业技术专家及科教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上重点围绕2022年全县蔬菜产业发展建设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

  从长远考虑,发展蔬菜产业,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的具体举措,是市、县、乡、村四级应尽的分内之责,是打造现代农业强市、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需要。

   宁都经验值得广昌金溪借鉴

  春节假期后,广昌、金溪主官推动蔬菜产业发展,意在真正把蔬菜产业发展成为抚州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品牌产业。

  谈到蔬菜产业,自然要提起宁都。“纵使三年两不收,仍有米谷下赣州”。宁都是全省粮食主产县之一,自古就有“赣南粮仓”之美誉。

  1月8日,广昌县考察团赴宁都县考察交流,通过现场看、现场学,广昌县考察团认为宁都县抽调骨干力量,成立蔬菜办,持之以恒推动蔬菜产业发展,逐步做大做强蔬菜产业链,为蔬菜产业发展工作,树立了标杆、作出了榜样。

  春节假期,走进宁都乡村,一排排蓝色大棚整齐排列,一片片绿色蔬菜青翠欲滴,折射出当地蔬菜产业朝气蓬勃的发展势头。

  为解决发展蔬菜产业和粮食用地矛盾,宁都创新出台妙招:把蔬菜大棚建在荒山坡上。“大棚上山”不仅提高了低效山坡利用率,解决了蔬菜产业发展与种粮“争地”问题,也为村民带来稳定收入,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蔬菜大棚里,辣椒挂满枝头,芹菜散发香味……“这里原来是荒山野岭,到处光秃秃。哪里会想到,如今荒山变菜地,收成还出奇的好。”宁都县长胜镇法沙村村民林贤荣今年70岁,在基地负责浇水、通风等工作,一个月有3300元收入。

  信息日报《政事一周》栏目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宁都将设施蔬菜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来抓,设施蔬菜“遍地开花”,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菜”。仅三年时间,全县建成设施蔬菜基地191个,覆盖全县24个乡镇、遍布100多个村,面积达5万亩,蔬菜年总产量超25万吨,总产值达15亿元。

  发展蔬菜产业是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农业“百亿产业、十亿企业”龙头引领工程的具体行动。对于抚州各县区来说,真正把蔬菜产业发展成为抚州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品牌产业,才能更为有效地推进乡村振兴。

   留言互动

  读者对江西各地蔬菜产业发展有什么建议,欢迎扫描版面上方二维码留言发表看法。

   请您点题

  信息日报倾力打造推出的“读懂党报”“政事一周”和“市(厅)长一周”栏目已受广泛关注和好评,如果您想了解哪条党报新闻背后的深刻含义,或者想了解哪位市委书记、市长或厅长的工作动态,可致电13970088875。同时,本报也欢迎读者提供相关新闻线索,一起来为江西加油鼓劲。

  (数据来源: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研究中心,均来自媒体公开报道,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