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琴:“着装暴露”不是女生的错

02.04.2014  18:17

  “图书馆某些女生过于暴露的着装,严重影响了我等屌丝男的学习心情。”昨天,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的一张“意见表”在微博热传。意见表上,一名自称“男屌丝”的男生吐槽女生穿着影响了读书的心情;更神奇的是,图书馆竟回复了“淡定”二字。扬子晚报记者昨采访了解,这条“神回复”并不是出自图书馆老师之手,而是同学的恶作剧。(4月1日《扬子晚报》)

  女孩子追求美丽是自然的。穿超短裙,一为求凉快,一为求美丽。不管出于何种原因,都是个人自由。但是,自由是有边界的,就是要遵守社会公德,不能影响到他人自由。

  展示青春之美无罪,但如果展示成了暴露,就走到了另一面。人们常常用“回头率”来说一个女孩子的漂亮程度。但吸引男人眼球的,也不见得都是美。美应该给人带来享受和愉悦,是一种不该轻易触及的神秘,如果是被迫接受的,甚至成了一种排斥不掉的必须,恐怕就有了厌恶,甚至有轻佻的感觉。而一旦赤裸裸到对感官直接刺激,对荷尔蒙、多巴胺分泌旺盛的年轻人来说,要多大的定力才能“淡定”得起来?

  美要美得有分寸有“”,应该人人心中有个底线。大学生既然已经成年,就有各种成人的自由,包括追求美丽展现着装个性的自由。但毕竟还有环境和身份之别。校园就是校园,是锤炼本领和提升自我素质的象牙之塔,不比穿衣吃饭,不比谁美谁性感。尤其像图书馆这样的公共场合,更要注意形象,这不仅是为了他人,也是为保护自己。穿着越暴露,潜在危险就越大。当你因美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其实也可能是给自己带来麻烦乃至悲剧的时候。这样的教训比比皆是。

  没有青春的学生,就没有青春的大学。学生的个性有几分,学校的活力就有几分。但青春和活力不在外表,而是内心。这才是本质的东西。对于那种追求奇装异服的,甚至是因为跟风乱穿衣,丑不辩丑,乃至以丑为美,这不见得是学生的错。应该跟高校的审美教育存在短板有关。如何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如何追求美,高校有责任补上这一课。

  另外,高校也要在公共设施上多一些人性化考虑,比如适时打开空调,让贪凉者而暴露者无法贪凉,被迫收敛;比如,在图书馆朝阳的公共场合,可以辟出专门空间,让青春男女少一些不期而遇的尴尬。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恐怕还是要在校园制度上有所规范。既然对男生穿着打扮有规范要求,也该给女生提供一个可以遵照执行的“蓝本”。当然,也要防止矫枉过正,出现一些高校对学生穿超短裙一禁了之的雷人奇规。

  如果说一个有年龄歧视的社会没有青春,那么,一个有着穿衣歧视的大学就是扼杀青春。青春岂是想扼杀就能扼杀得了的?如何让当代大学生穿出飞扬的年轻色彩,穿出勃发的青春魅力,成为校园永恒流动的别致风景?这不仅是学生自己的事,更是学校的,全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