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市中院法官曹谨超成央视法律讲堂首位江西法官主讲人

16.08.2014  20:05

  核心提示

  微微蹙眉却不失亲和,语言温婉又不失庄重,干净利落的举手投足之间,一名身着法官服的年轻女子正将一宗离奇的婚姻经济纠纷案娓娓道来。

  这是7月29日18时52分,央视社会与法频道(CCTV12)法律讲堂一堂《法官解案——假离婚,真圈套》的节目正在播出。

  主讲人,曹谨超,景德镇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名普通法官,她是从全国六省法官系统中过五关斩六将,最终脱颖而出的瓷都面孔,也是该栏目经过全国海选推出的第一位江西法院系统的法官主讲人。

  《法律讲堂》节目是央视一档开播十余年的法制教育栏目。其中,《法官解案》是最高人民法院与央视《法律讲堂》栏目合作推出的特别节目。随着节目推陈出新,法官解案和检察官解案两个节目应运而生,去年10月份,央视决定在全国法院范围内遴选法官主讲人解案。

  经过景德镇中院初选、省高院审核、最高院与央视进行的初赛、复赛、面试,最终曹谨超从全国法院1000余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第一批共8名主讲人中的一员,并被任命为该栏目江西负责人。

  爱人帮拍视频

  相助过关斩将

  2013年10月,曹谨超初次研究央视的这档栏目。

  当时,江西省高院发通知,最高院新闻局与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法律讲堂》栏目组要开办《法律讲堂——法官解案》系列特别节目,欲在全国范围内选拔法官主讲人,省高院要求各中院必须至少选派一位候选法官。

  景德镇市中级人民法院领导接到通知后,高度重视,决定选派两位干警参加初选,曹谨超作为其中一名,初与栏目结缘。

  新法制报:讲讲你入选的过程吧。

  曹谨超:虽然很重视,但初选时并没有必过的信心。当时栏目组要求每位候选人员提供一段5分钟的案例讲述视频,在爱人的帮助下,我在家拍摄了一段视频,并提交给了省高院宣传处。第一轮初赛还算顺利,我和同事都通过了,也就是景德镇中院选送的两名干警都进入了复试,当时我们非常高兴,也增强了信心。江西总共四人进入复试,复试地点在省高院,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栏目组与省高院宣传处实时连线,对各位复试法官进行了考核。考核的内容是提交一篇6000字的案件稿件,并从中选择一段5分钟的内容现场讲述。复试结束后,江西地区仅剩我一人被最终确定为法官主讲人,全国共8人。

  新法制报:你觉得这5分钟的视频对最后入选的作用大吗?

  曹谨超:肯定非常大,至关重要,这一点非常感谢我的爱人,他从一开始就非常支持我去做这件我喜欢的事,并在初试拍摄短片时想尽一切办法力求能够展现我最好的一面。我一遍一遍练习,我的爱人也是我最忠实的听众,每完成一遍,他都会向我提出意见,听我诵读多了,我觉得他都能去做主讲人了。

  案情一波三折

  讲稿改了20余遍

  2014年初,全国8位法官主讲人被告知要准备相关的案件,参加栏目录制,要求各位主讲人积极准备相关稿件。稿件的要求是必须能体现法官的办案思维,从法官的视角解读案件。

  因为有基层工作经验,曹谨超收到通知后积极与多名一线办案人员联系,珠山法院民一庭法官觉得有个案件有点意思,便通知了她。曹谨超亲自到该法官办公室与其长聊了两个小时后,最终确定了这件听过去有些离奇的离婚案。

  新法制报:为什么决定选这个案子呢?

  曹谨超:首先是有案情,有内容,我一听就觉得适合拿出来讲故事,更重要的是,里面的法理点也很多,是一个释法的好题材。听主审法官讲了两个多小时后,我手上不停记录,脑子里在不停思索,最后拿到院里跟领导讨论最后做的选择。

  新法制报:央视录节目过程,有没有哪些细节让你印象深刻?

  曹谨超:央视工作人员因为知道各位法官平时工作繁忙,为不影响大家正常的工作,特意把录制时间安排在周末。央视安保也相当严格,进出都需要主编报告申请,亲自到大门口迎接,所以我们录制时一进去便是一天。

  新法制报:整个过程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吗?

  曹谨超:都还好,不算有什么大困难。只是,案件的组稿过程对我来讲非常辛苦,稿件前后共修改了20多遍,我的稿件因为案情一波三折,是第一个通过栏目组的选题申报的,但是因为组稿问题,我是最后一个才定的稿。虽然法官入选了,但选题也不一定会被入选,我们通过的8名法官主讲人中,只有6个选题顺利通过并最终搬上了荧屏。拍摄过程还算顺利,稍大的问题就是我语速有些快,在录制的时候会被提醒,还有就是平时讲话就有蹙眉的习惯,所以最后拍摄出来也有这个现象。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