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健康提醒:谨防食物中毒 做好手足口病预防

30.08.2014  12:39

    9月份恰逢中秋节,又是大、中、小学生结束暑假开学和国庆节前夕,人群聚集频繁,在冷热交替、日均温差变化较大的季节,手足口病、红眼病高发,市民须注意做好手足口病、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及食物中毒的预防。近日,市疾控中心发布9月份健康提醒。

     手足口病或现高峰 居家旅行留个心眼

    伴随9月份各级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陆续开学,本市手足口疫情可能会出现一定幅度增加,发病患者以托幼和散居幼童为主,多数病情较轻,一旦染病,须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手足口病病毒可通过饮食、触摸、飞沫、喷嚏、咳嗽等多种渠道感染人。儿童家长应注意家庭及个人卫生,“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

     开学期间应注意食品卫生,预防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借助食物传播的一组急性发作的疾病,临床主要特点为潜伏期较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病例可伴有发热,严重者可出现脱水。主要流行特征为:发病突然、病例集中、涉及面广,可呈散发或家庭多例感染,在学校、幼托机构等集体用餐单位常以集体性食物中毒形式表现。

    九月份恰逢大、中、小学生新学期开学,又是教师节、中秋佳节,各种酒宴和聚餐随之增加,如餐饮业、集体单位食堂忽视食品卫生,食品受到污染极易发生集体性细菌性食物中毒,应加强预防。各食品行业单位、食堂要把好食品和食具消毒关,提供清洁、卫生、合格食品;家庭聚餐、办酒宴应注意食品卫生,市民要树立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不吃腐败变质食品,预防食物中毒发生。

     市民应预防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

    持续高温、湿热也给传染性结膜炎的(俗称“红眼病”)发生创造了条件,开学后的校园、老人比较集中的公共场所都可能感染“红眼病”。“红眼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等。如果不及时治疗,有的则转成慢性结膜炎。

    市疾控中心提醒,一旦感染了“红眼病”要及时隔离,所有用具应单独使用,最好洗净晒干后再用;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及时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少到公共场所活动。

     注意气温变化,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

    每年8月至9月有一个流行性感冒季节性发病高峰,老百姓俗称“热感冒”,流行性感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易在集体单位暴发。预防措施上应注意保暖,增加体育锻炼,流感流行季节少去公共场所或空气混浊场所,注意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室内应经常开窗通风,室内空调温度应保持在25℃-27℃,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患有慢性疾病者、老年人、体弱者等人群可应用流感疫苗进行免疫预防。(来源:天圆网 郭双莉 吴景文 记者 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