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帆等多名文学研究专家齐聚我校开展讲学活动

07.11.2013  21:18

      11月1日至5日,应我校邀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谭帆先生,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朱万曙先生和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文学评论》编审张国星先生齐聚我校南昌校区访问并讲学。三位文化修养高深、文化结构各异、风格迥异的专家各自从不同的研究领域为文法学院师生举行了三场精彩的学术讲座。副校长李德平出席讲座活动并现场聆听了讲座。

诗话与评点: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两种主体形式

      11月1日上午,华东师大终身教授谭帆先生在南昌校区地学楼一楼报告厅为文法学院中文专业师生作了一场题为《诗话与评点: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两种主体形式》的学术讲座。副校长李德平出席并代表学校致欢迎辞。

      在讲座中,谭帆先生从《四库全书》中论及的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相关论述的思辨性批判入手,阐述了“诗话”与“评点”为何能成为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两种主体形式,“诗话”与“评点”包含的主要形式、“诗话”与“评点”的诗性特征、“诗话”与“评点”体现的传统智慧及其现代启示等问题,通过文学作品、文论作品和相关文学现象为佐证,以发散性视野对中国文学批评传统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理性梳理,并提出值得注意和进一步探究的中国传统文学批评问题,彰显出宏观、辩证而又扎实的学术研究洞察力。
      江西戏剧资源研究中心主任黄振林点评道“谭先生的讲座极具强烈的思辨性和批判意识,学术视野宽广,追根溯源的同时紧密结合现实,对当今中国的文学批评活动具有很强的指导价值”。在自由提问环节阶段,谭帆先生还就在场师生提出的“如何阅读文学作品、文学批评的世俗化与市场化等问题进行了机智、幽默的回答,赢得现场师生阵阵掌声。

中国的戏曲文化

      11月2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朱万曙先生在南昌校区办公楼301室为文法学院的教师和研究生举行了一场题为《中国的戏曲文化》的专题讲座。
      朱万曙先生从中国的戏曲文化形态和中国的戏曲文化精神两大方面对中国的戏曲文化进行了整体的评介和深入的思索,重点阐述了戏曲文化形态中剧本戏曲和“剧无定本”的舞台戏曲的关联、古代戏曲与近现代戏曲的传承、南戏与北曲的差异, “书写心志”的士大夫戏曲与“畅达人情”的“草根”戏曲的相互交融吸收状况,戏曲文化的延伸形态——戏台、脸谱、戏俗、戏画和戏诗等对于研究戏曲的价值,并从中国戏曲中蕴含的儒家思想、佛教思想、道家思想、生命意识及体现的诗性特征等角度来揭示中国戏曲的文化精神。

      讲座中,朱万曙先生旁征博引,例证丰富,思绪飞扬,声情并茂,群情激昂。在现场与安徽籍文艺学研究生孙俊对唱的一曲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更是把现场推向了高潮。文法学院党委书记李儒俊点评道:“朱万曙先生的睿智幽默让很具学理性的讲座显得轻松活泼,学术内容视野宏观而深刻,对中国戏曲文化的思索深入、见解独到,问题意识丰厚,引人深思,发人深省。作为戏曲研究的集大成者,能写能说会唱,实为我们戏曲界的楷模。
在自由提问环节中,师生们就戏曲与年轻人、与时代性的关联,戏曲研究的新颖性何处寻、戏曲文化研究新方法的评价、地方戏曲文化研究如何出特色等方面的问题向朱先生请教。朱先生雅俗共赏、另辟蹊径的回答让在场的师生大开眼界,不时地以热烈掌声致谢。

空间意识: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的再思考

      11月5日下午,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张国星教授以《空间意识: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的再思考》为题,在南昌校区办公楼301室为文法学院中文专业师生举行了专题讲座。
      在讲座中,张国星先生强调,文学史的发展都不是简单的线性的发展,而是在时间和空间构架的双重坐标中行进的。张先生把“文学就是人学”作为理论落脚点,指出人性的层次可以分为私人的、家族的、地域的、民族的和普适的等不同层次,强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方言、自然生态、居住形式、宗教信仰和某一区域人的价值观念等各方面的差异必将造成的空间意识的多元性,进而影响作为文学创作者的人的丰富性。张国星指出,地域文化性格具有的恒定性特点,会导致文学创作者不同的精神品格、文化品格、审美取向、表达习惯、语言风格,从而呼吁空间意识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的重要性,批判现行文学史“按年代(即时间)这一单一的坐标排序,缺乏空间意识的考量,是残缺的,是独眼龙。

      江西戏剧资源研究中心主任黄振林在点评中说:“正如地域文化性格对人的影响,张先生身上就集北京人的庄重、湖南人的霸气和江西人的理性于一体,学术思维宽广大胆,见解独到深刻,语言犀利风趣,集才气和锐气于一身。” 在师生交流中,张先生就社科研究中如何提升问题意识、论文写作中如何突出话题的闪光点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受到在座师生的高度赞赏。   (图/文   黄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