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华培训中心:一些机关的“腐败天堂”

15.07.2014  18:25

一、以“培训”之名,行腐败之实

据报道,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近日开设党风政风监督举报曝光专区。网站同步开设7月“每月e题”:起底隐蔽培训中心里的享乐和奢靡,旨在揭露隐蔽在培训中心、私人会所等场所里的“四风”。一些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培训中心豪华气派,成为奢靡享乐的场所;一些地方打着“培训”和“教育”的旗号,建培训中心、豪华会所,买景区别墅,躲在里面大吃大喝。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未纳入商业酒店序列的各级党政机关、大型国企的培训中心超过1万家。一些培训机构事实上成为集住宿、餐饮、娱乐等为一体的星级豪华宾馆,以“培训”之名,行腐败之实,犹如一根根“毒刺”,与中央反“四风”的决心格格不入,必须坚决予以拔除,不给奢靡腐败留“死角”。

二、缘何天赐美景遭“”占

近日,广东省深圳市国税局豪华培训中心曝光后,一些党政机关、国有企业自建的豪华培训中心相继浮出水面,引发了公众的强烈质疑。素有“京津走廊”“京津明珠”美誉的天津武清区近年来发展越得来越好,也吸引了一批机关单位在此修建各种培训基地,6月底被媒体曝光的以其豪华环境而著名的海关总署天津教育培训基地便是其中一处。除了中央各部委、各省厅局和地方党政?机关以及大型国有企业建培训中心外,一些边远穷县也建有豪华培训中心,机关培训中心泛滥。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任玉岭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拿离北京最近的北戴河来说,这里不仅有中央部门的培训中心,还有一些省、市党政机关设立的培训中心。20世纪90年代初,北海就建有很多培训中心,其中包括一些党政机关建的,也包括一些国有企业建的。当前,党政机关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培训中心的功能已发生严重异化,一些培训中心已变相成为相关部门和机关的创收工具、“权力寻租”的黑洞和滋生经济犯罪的“温床”。究其原因,可以从培训中心自身特点、培训内容以及五花八门的“会议费”三个方面来看。

源于培训中心自身隐蔽。豪华培训中心往往藏身于山林郊野、城市边缘,具有安全、无人打扰,同时也不影响群众的特点,所以一般不容易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源于培训内容与现实脱节严重。现在只要谈到培训,个别党员干部私下认为是吃吃喝喝、遛遛转转,“腐败享乐成自然”。究其原因其实也有干部教育培训本身的问题:一方面教育培训脱离基层工作实际,知识陈旧,与现实工作脱节,造成一些党员干部认为培训“没意义”,逐渐形成了流于形式走过场的情况;另一方面是教育培训只是就培训抓培训,而不能真正做到提升素质。

五花八门的“会议费”。天津武清区海关总署教育培训基地的楼后面建有动物园,里面有火鸡、孔雀等,如果客人有娱乐需求,基地还提供网球、羽毛球、保龄球、斯诺克、游泳、KTV、健身、电影院、钓鱼等娱乐活动。豪华培训中心的培训费俨然成了一个筐,美容桑拿、游泳健身等与培训不沾边的都能往里装,甚至连买礼品、衣服,工作人员都拍着胸脯保证“能糅进会议费里”。分析人士指出,豪华培训中心腐败浪费的背后,是财务管理的漏洞、是政企不分的病灶、是各界对公权的监管不到位,导致了一些机关培训中心异化成腐败场所。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成言教授介绍,各地培训中心内部机制大体有三类:第一种是完全由单位财政补贴,第二种是财政补贴一部分,对外营业赚一部分;第三种是完全市场化运作,自己养活自己。其中完全由单位财政补贴的培训中心占较大比重。因此,要解开培训中心目前的困局,不能仅仅局限于内部管理,除了之前制度层面的建设要重视之外,运营之外的公务消费环节更是不容小觑。

【1】 【2】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