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大人物】胡大立:淡泊明志

11.12.2015  01:45



        【人物简介】胡大立,男,汉族,1964年12月生,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首席教授、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当代财经》杂志匿名审稿专家、江西省第十次硕士学位授予权评审专家(管理学组)、江西省重大产业项目评审专家、江西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高层人才评审专家。

        胡大立长期致力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企业战略管理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有丰富的教学和研究经验。先后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及江西省项目等课题研究20余项。多年来,在《The Journal of GREY SYSTEM》、《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管理》等国内外专业权威刊物、著名经济类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企业竞争力论》、《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创新》、《21世纪民营企业发展方略》、《企业竞争力决定因素及形成机理分析》等专著4部。 2006年入选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入选江西省高校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009年入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一直是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从事管理类研究的人都知道在《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管理》等国内专业权威刊物上面发表一篇学术文章已经不易,然而,胡教授却在上述刊物发表多篇高质量论文。其中《中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荣获江西省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企业竞争力决定因素及其他形成机理分析》获第十届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在不断攀登科研高峰的道路上,胡大立始终执于科研,淡泊明志。

简单生活        乐于科研

        见到胡教授的时候,是在他办公室走廊外面。我们正准备进去采访他,他正好出来遇见我们。“你们是来找谁的?”“我们是来找胡大立教授的。”“我就是呀!”我这才意识到这是我要采访的对象,个头比较高,穿着整齐的西装,配一件风衣,干净的短发显得人特别精神,脸上已有了岁月的痕迹,但他眼睛里的光透着他的干练坚定。走进他的办公室,是一间带有窗户的房间,和教授一样,很简单,就一套办公桌,上面放着一台电脑和一大堆的文件,一张长的黑皮沙发,但同样透出和它主人一样的精神面貌。

        期间谈到他的求学经历,他的生活。他说他的生活很简单,就是照着学校规章制度来。在33岁的时候胡教授获得了昆明大学管理工程硕士,我问他为什么会在工作几年后选择考研,“在那个时候硕士还特别少的,一个同学跟我们提起要去考研,我当时想,试一下也可以,没想到自己就这么考上了,想起来还挺意外的。”当提起考研经历的时候,教授露出一脸的笑意,“看来有的事还得去尝试一下,说不定就成功了呢!”在考研的选择中,经济管理还是一个起步,但胡老师说:“虽然在当时很冷门,但我预料到了它的一个前景,所以就去学了。”在家人的支持下,他完成了他的硕士学业。因此他告诉我,做事要有自己的目标和想法,既然决定去做就要努力。

        两次破格提升,成为年轻的教授,我问他是用什么来使大家认可自己。“我有两大特点,一个是勤奋,一个是精益求精。做任何事情都认真不马虎,脚踏实地,用实力来让别人认可。”胡老师认真地回答道。“勤奋刻苦,认真负责,用农民种田的精神来从事自己的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这是他对自己的评价。“现在的工作就分为两大类,一个是教学,一个是做科研,这也是我的兴趣所在。别人是8个小时五天工作制,而我是一周7天满满的能量,没有上班和下班之分,在别人看来也许会很累很枯燥,但我从未想过放弃自己的兴趣,失去对科研的热情。因为热爱,累并快乐着。

这正如他所说的生活简单。但学习时着重于自己的学业,工作的时着重于做科研和教学,如此热情与勤奋又是他不简单的地方。

传道授业        为师之本

        胡大立每天都在为祖国未来的栋梁输入营养,经常在讲座上向学生们分享自己的人生阅历及经验,希望同学们能少走一些弯路。

        在教育当代大学生时,他说:“要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步,做好当下,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确,如今的学生们太浮躁,太急于求成,学什么知识都要先问是不是有用处。可是你如何知道什么有用,什么没用呢?“如同做房子,基础都不扎实牢固,如何谈房子的构架,更别说是建成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毕竟实践是以理论作为支撑的。也许所学的东西太杂太乱,但学习就是一个梳理的过程,我们必须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学好基础文化知识。“不要老想着收获,自己该学习学习,该生活生活,主要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把各门功课修好,把各门功课做扎实,你才有实践的能力。”教授语重心长地说道。

        “我上课有两大特点:第一,不坐在讲台边,直接走下去和同学们有更多的接触;第二,注意交流,尤其用眼神交流,如果我们眼神有交流,那就在听课,如果没有,我会让他集中注意力。”教授兴致勃勃地跟我们讲述他的教学经验。胡大立始终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的老师,他不喧嚣,不傲慢,脚踏实地地教书育人、专心科研、关心经济发展、关爱学生。他在学生的心目中是一位很优秀的老师,讲课不枯燥乏味、学识渊博、见识广,而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始终坚持着自己作为老师的本分,用心教导着每一位学生,不断学习。“真正的知识是枯燥的,但真正的读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这就要看老师的技巧,如何把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而胡老师正是这样的人。”14级技术经济管理研究生高璐说道。“胡老师的课堂氛围轻松而不失严谨,他注重和学生之间的每一个交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并就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14级企业管理研究生伍亮对胡老师的评价,他还跟我们分享了这样一件事:暑假参加调研工作,由于高温天气,老师一直负责接送,每次驱车几个小时,这让他觉得很感动。

        “学生是老师的一批艺术品,他们体现的社会价值,就是对我们的一个认可;他们的成就就是老师的成就;他们的成功也是老师的成功。喜欢和这些年轻的学生们在一起,喜欢和他们交流、谈心,如此自己也变得年轻起来了,所以说跟他们上课是一种快乐和满足。”这是胡大立作为老师最大的收获。(文/丁雪群   编辑/孙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