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财政惠农信贷通”精准支农成效显

27.05.2016  09:01

   引来金融活水流向田间地头

  “别人的葡萄还在发芽,我们大棚里的葡萄已经开花了!我们的葡萄提早一个月上市,肯定能卖个好价钱!”新建区众森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财政惠农信贷通”拿到29万元贷款,新建了20多个大棚。看着丰收在望的葡萄园,合作社理事长闵风根对“财政惠农信贷通”赞不绝口。

  近年来,以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我市如雨后春笋般地“生长”起来。然而与长年从事农业生产的龙头企业相比,他们自身盈余不多,也没有稳定的融资渠道。

  2014年下半年,我市由市委农工部牵头,财政、农业、林业等部门参与,全面启动了“财政惠农信贷通”工作。这项旨在解决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融资难问题的支农创新,采取由省、市、县(区)三级按一定比例建立风险补偿金的方式,让银行以8倍于该风险补偿金数额的额度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提供无抵押贷款,用于其开展农业生产。其中,农民合作社最高授信额度为300万元,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最高授信额度均为200万元。

  在“财政惠农信贷通”支农模式中,财政资金作为风险补偿金存入合作银行,以有限的财政资金撬动了金融资金扶持农业。同时,彻底改变了以往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撒胡椒面”的做法,提高了支农的精准性和使用效益。

  南昌县康宝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由于缺钱,发展规模始终在50亩左右徘徊,利润也微乎其微。2014年12月,合作社通过“财政惠农信贷通”获得200万元贷款后,种植面积迅速从50亩扩大到现在的200亩,预计今年的利润将达到160万元。合作社理事长王建花高兴地说:“种蓝莓有钱挣了,明年可以把老房子好好翻新一下!

  赵斌 记者 吴思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