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市民期盼红十字会更具普惠性

08.05.2015  22:51

遵循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红十字会一直走在人道救助的第一线。但是,不少贫苦无助的人也对记者反映,说要得到红十字会的慈善帮助,其实并不容易。红十字会何时能扎根民间,更具普惠性成为众人所盼。请听江西台记者章强的报道。
今天(8)是世界红十字日,省红十字会走进农大校园,开展主题为“珍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活动。参加活动的李同学向红会提出自己的疑问,个人申请红十字会救助为什么那么难。
(录音:上次有个老家的病人,当时到红会去想要帮助,但程序很麻烦,认定下来也很难,反正最后也好像没办成,挺失望的。)
对于这样的情况,省红十字会秘书长戴莹也遇到过多次。戴莹解释说,红会的人道救助有自己的宗旨,不是所有的困难群众都符合救助标准,对于个人的救助,红会其实也无能为力,除非有定项资金。
(录音:我们现在有的基金是生命光彩基金,就是救助遗体器官捐献家庭的。而像一些大病救助是这样的,因为现在有大病医疗统筹,民政有相关的救助资金,最好是通过那个渠道,因为我们对这个大病救助,在社会没有这个定项救助资金前,我们是没有钱的。)
戴莹同时表示,个人寻求帮助没有经过正常程序去核定并不会受理。
(录音:因为有些人到红十字会来躺在那不走,我也不知道他是否真的贫困,是否真的有病,我们是希望他是按照程序来上报。)
对此,南昌市社科院社会所戴庆峰表示,红会的救助难以扩展到个人,并不是资金造成的,而是红会的体制造成的,红会不能眼睛朝上看,而是应当放下身段,走一条与民间慈善机构合作的道路,让人道主义救助更具普惠性。
(录音:对于普通的、单个的需要帮助的对象,红会还存在一定的盲区。可以考虑和民间社会救助机构合作,对个人进行多样化救助服务,能够把社会公益做的更广阔,让它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