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选贫困村,干部为何会气的想“撂挑子”?
2014年,江西省“十三五”贫困村评选,在竞争形势“明显更激烈”的情况下,大垅村获得全乡第三名,落选贫困村。“当时气得我都想辞职了。”这个身材有些微胖的中年男人脸涨得通红,回忆起一年前的种种经历,他依然“咬牙切齿”。(9月9日中国青年报)
江西的一个村干部在本村落选“贫困村”之后,竟然气的想辞职,这与一些地方被评上贫困县后喜大普奔,热烈庆祝的样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有人一语道破天机:“贫困”这顶帽子,瞧上去不好看,戴起来很温暖。能够评选上,上级政府部门会拨款,会解决村里的债务问题,不能选上的,经济窘迫的现状难以解决,因此也就出现选上笑、不选上气得想“撂挑子”的现象。
纵观新闻报道,那位村干部其实并不是不想干事,而是为集体的事业“流血流汗还被背上债务只能流泪”。给村里修公路,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都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好事,可是工程结束了,上级政府部门拨款却没有按照工程实际造价进行拨付,这给村里带来了很重的债务负担,整天被人追着讨债,村干部还怎么全身心的为村里谋事干事?还怎么开阔路子带领广大群众致富奔小康?
事实上,现在搞贫困评选,多是对入选者给予大量的扶贫资源,这样的“扶贫”模式存在很多的弊端,也易造成部分贫困地区陷入“年年扶贫年年贫”的怪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曾谈到扶贫工作时指出: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这就是好政策,要坚持;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
笔者认为,真正改变贫困需要真正深入基层,从实际出发,因地施策,提供有针对性的扶贫解决方案,同时建立“自下而上”的评价制度,把群众满意与否作为检验扶贫工作的标尺,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基层干部放心,村干部也就不会无奈“撂挑子”,扶贫工作才能完成由“外部输血”向“自我造血”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