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值或来自央行干预 国际资本大举流出可能性很小

25.02.2014  14:34

近期人民币持续大幅贬值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市场对国际资本流出的忧虑,但从实证研究来看,资本流动多受汇率预期变化影响。由于缺乏市场自发性贬值动力,人民币长期升值趋势不变,预计国际资本大举流出的可能性很小。

贬值或来自央行干预

2013年,人民币汇率延续了2012年年底以来的持续升值态势。统计显示,去年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创下41次新高,累计升值幅度为3.1%。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名义有效汇率分别升值7.9%和7.2%;当年金砖五国中唯有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为升值,其他四国的货币均出现不同程度贬值。

进入2014年,受美国QE退出、国际资本外流、经济转型困境以及部分国家政局动荡等内外因素共同作用,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汇率跌幅明显。而中国由于政治与经济形势稳定、贸易顺差、通胀温和、外债可控等特征,成为国际资本流入的洼地,人民币在岸即期汇价在1月中旬一度创出6.0406元历史高位,表现可谓“一枝独秀”,更有不少分析人士预测人民币汇率“破6进5”是大概率事件。然而短期内人民币快速升值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首先是央行的对冲压力,其次是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据海关统计,2013年进出口总值扣除汇率因素同比仅增长7.6%,低于年初制定8%的目标,已连续两年没有完成既定目标。

在此背景下,近期人民币对美元出现连续贬值,可能更多来自于央行的主动干预,以应对海外日益趋强的人民币升值预期、改善出口形势以及打击短期套利资本。

国际资本缺乏流出动力

从经济增长、息差套利、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外汇储备等因素分析,人民币长期缺乏贬值动力,国际资本继续保持流入的态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难以改变。

首先,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好于世界其他各国。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速在放缓,但仍然维持在7.5%以上的较高水平。长期来看,这种增长速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得到支撑。从外部环境看,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形势整体好转,有利于外需稳定增长。从改革红利看,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结构性减税、自贸区建设等许多深化改革措施将有利于增强经济运行活力。从内需潜能看,新型城镇化、产业梯度转移和极化效应扩大又是一大动力。

其次,息差套利短期内不会发生逆转。当前国际资本流入的推动因素主要是低利率环境下的利差套利和全球流动性过剩引发的投机交易。从国内看,受投资需求旺盛和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推进影响,市场资金价格中枢易上难下。从国外看,虽然美国已经启动了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机制,但美联储保持低利率政策短期内难以改变。目前中美两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超过170个基点,已为国际资本提供了进行利差套利交易的土壤。

最后,人民币国际化和强大的外汇储备不容忽视。根据央行统计,2013年全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发生4.63万亿元,较2012年的2.94万亿元同比大增57%。近期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发布的报告称,人民币已成为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常用国际贸易融资货币。同期,中国外汇储备总计已达3.82万亿美元。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和外汇储备规模继续增加,人民币的强势地位将长期得以保持,国际资本缺乏流出动力。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