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膜哥,传说还是红眼病?

05.05.2014  17:55

  “手机贴膜挣两套房”,传说还是红眼病?

  背景:说起在路边贴手机膜,不少人觉得算不上“生意”。但是,来武汉不到5年的湖北安陆小伙儿赵周桥,却靠这门“手艺”三年挣了两套房子,最多时一个月挣3万元。

  广州日报发表宁新春的观点:按照正常的利润水准,月入3万是难以完成的任务。显然,造富神话背后经不起推敲。贴膜致富的宣传,是大众与自媒体联袂出演的反智大戏。社会躁动着畸形的财富观却创新乏力,一大堆青年出路艰难,是当前社会现实之一角。在此语境之下,将一个未必是范本的事件炒作成了致富新方向,难免误导了公众,也消耗了自身公信。长此以往,诚可危也。

  湖南红网发表吴德锋的观点:觉得不可思议的网友首先是没有转变观念,似乎他们觉得能够挣“大钱”的就只能是那些本来就很富有的人,而不可能是那些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打拼的底层群众;其次是,即使他们转变观念了,也不一定会将这种勤劳致富的观念转变为吃苦的行动。我们从来不缺愤世嫉俗、眼高手低、安于现状的空想家,我们缺的是正视自己的不利处境,并为此努力奋斗以期实现远大目标的吃苦者、行动者。扪心自问一下:今天,你吃苦了吗?

  小蒋随想:我家附近就有个手艺不错的贴膜师傅,两年前他的标价就是贴手机20元,贴iPad要30元,这还是顾客自己带膜的价格,买他的膜还要更贵些。不清楚如今他的贴膜价有没有涨,但看了他给别人贴膜的过程,这确实是个“技术活”——先用专用清洁剂清洁屏幕,再揭开一半膜对位试贴,并在膜的背后粘上胶纸用于微调,如果有灰尘进入,用透明胶条将其粘出,最后才是将膜压实,用软布挤出气泡……贴膜步骤并不复杂,但过程却很精细,这也是许多人找专人贴膜的原因。按照贴一个膜20元、一天贴20个算,每日收入400元,月入过万并非传说。这样的收入确实让一些高学历者汗颜,但在街头小摊干活许多人拉不下脸。这不是说人人都应去贴膜,而是说劳动创富未必都是高精尖。怕就怕某些人眼高手低、还犯红眼病。

  “离婚失控驾车撞死7人”,暴戾之气如何消除?

  背景:28日中午,福州闽侯发生恶性撞人事件,已造成7人死亡12人受伤。经初查,嫌疑人林某37岁,因婚姻问题情绪失控,驾车连续撞人。

  京华时报发表王石川的观点:据称,林某脾气急躁,常怀疑妻子有外遇,此前曾跑到岳母家要求与妻子吃离婚前最后一顿饭。28日的离婚案审理结束后,他还将妻子堂舅的一辆汽车烧毁。无论有什么理由,暴力都不具备正义性,制造暴力的人必须付出法律代价。但同样要看到,如果没有情绪释放的出口,任何人都可能变得偏激,任何偏激者都可能制造血案。如何减少类似血案,如何遏制人性的恶,是个老话题,也是个越来越严峻的问题。能否在恶性事件发生之前,在生活的细节之中发现不安定的苗头,并通过一定的渠道进行疏解,或许更值得探究。

  小蒋随想:这是典型的丧心病狂,是在毫无人性地发泄个人的变态情绪,此类案件难以靠法律严惩以儆效尤。事实上,像林某这样的人在平日里未必精神错乱,即便撞人后进行专业精神评估,恐怕也具有完全的心智能力。这里存在两难——纵然林某脾气暴躁,但在未“犯事”之前,无法限制其行为活动;一旦他的心魔被“激活”,闯下大祸再反思为时已晚。最理想的介入节点是,在事态没有发展到不可收拾前,将其控制。就本例而言,林某将妻子堂舅的汽车烧毁,就是惨剧的爆发点。掌握“火候”绝非易事,但我们仍需提高警惕、及时报警。这是为了我们自己,更是为了他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