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动一山春色——贵冶“三标一体”管理体系建设纪实

11.10.2013  18:36


        多年来,贵冶管理紧跟创建世界最好炼铜工厂的步伐,经过创新实践取得较大突破。“三标一体”管理体系的建立,是贵冶管理体制上又一次新的跨越。贵冶构建和推行“三标一体”管理体系的初衷是什么?实行“三标一体”管理优势何在?运行一年来的效果又如何呢?近日,记者深入贵冶质量计量部、安全环保部等与体系建设密切相关的部门,为这些疑问一一寻找答案。   建设体系的初衷何在?         贵冶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管理制度,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标准相继更新,要求制度建设也必须与时俱进。         众所周知,安全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产品质量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公众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国家对环保的要求日益提高,尤其是2012年国家开始执行新的排放标准,国务院批复的《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中,江西被列为14个重点治理省区之一;员工对自身的职业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这一切对致力于建设世界最好炼铜工厂的贵冶来说,压力与动力并存。         于是,贵冶开始了新的思考:能不能按照新的标准和要求,在执行公司管理体系要求和有关制度的基础上,结合贵冶生产特点和现场管理标准化活动要求,打造一个有贵冶特色的立体式管理体系,使各项工作能更好地过程受控呢? 2011年初,贵冶决定在工厂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和推行将质量(测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融为一体的“三标一体”管理体系。         2011年3月15日,贵冶召开一体化管理体系推进大会,对“三标一体”管理体系推进工作的进度和工作内容做了总体部署。         初始评审是对工厂的安全与环保管理现状进行识别的重要过程,需要全员参与。为了让广大员工更好地理解贯标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该厂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基层展开宣贯;推进办公室成员分别联点各二级单位,深入各车间进行沟通,释疑解惑,引导各单位尽快开展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识别及评价工作,使全体员工对“三标一体”管理体系建立的意义、目标、要求、步骤有了广泛了解;贯标办结合体系标准的应用,成员间轮流讲解贵冶主要工艺流程、相关管理制度和有关法律法规,并到主要生产车间现场了解,为贯标工作紧扣工厂生产实际进行自我“快速充电”……         “上下齐心,其利断金。”随着对“三标一体”管理体系理解的逐步加深,员工的顾虑慢慢打消了,各项后续工作全面、顺利铺开。   基础管理平台如何打造?         将“三标一体”管理体系作为贵冶管理的基础平台,这是贵冶对此次体系建设的明确定位。         按照计划,贵冶“三标一体”的试运行管理体系必须在半年之内建成,这对体系建设者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压力。 但是,任何压力,在实干者的面前都会主动让路。该厂首先邀请认证机构专家就质量(测量)管理体系标准、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及如何进行体系建设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加强体系的策划和设计,指导对厂级体系文件编写、体系评审,完成对部门(车间)级文件的编写等,为体系在全厂推广创造了有利条件。         程序文件是贵冶有效实施“三标一体”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是全体员工开展各项质量(测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活动的行为准则。通过实事求是编写“三标一体”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主要管理程序由原来19个调整为38个,初步形成了简洁、高效和统一的文件体系。         去年4月至6月,贵冶组织各单位开展了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价,识别环境因素1900多条、危险源3500多条,并确定了车间级重要环境因素300多条、车间级重要危险源600多条,厂级重要环境因素73条、厂级重要危险源96条,识别适用法律法规近500个,并编制了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评价的案例。         去年9月21日,广大体系建设者历时半年的“作品”——《质量(测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试运行版)》问世了,贵冶“三标一体”管理体系进入了试运行阶段。         为了增强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2012年,贵冶以季度为单位已对体系展开了两次内审,结合内审中发现的不足,对体系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2012年7月,在试运行中逐渐成熟的贵冶《质量(测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正式刊印下发。   体系运行效果如何?         在体系试运行将近一年的时间里,贵冶尝到了体系运行带来的“甜头”。         以“过程方法”为基础,强调系统整体性、过程控制性、可追溯性、可持续性的贵冶“三标一体”管理体系,对贵冶的现场管理、能源利用、安全生产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是实现了多项管理制度从“线”到“”的转变,基础管理工作得到有力加强。贵冶的“三标一体”管理体系,是对工厂多年来形成的良好制度的一次全面的梳理和整合,体系将管理全方位地推向了工厂各项工作的各个环节,并且更注重相关工作契合点的衔接,形成了脉络清晰、职责明确、立体式的网状管理体系。         该体系在把传统管理中那些有效的制度、方法、规范保留下来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过程方法,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融入了过程管理,逐步形成协调配合、自我完善的长效管理机制,变突击管理为日常管理,变经验管理为标准化管理,促进了工厂“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据可查”。         按照体系建设的要求,贵冶对多项制度和管理性文件进行了系统梳理、修订,强化基础工作。上半年机构调整后,贵冶组织各生产单位修订了《工艺规范》、《操作规程》,制定下发了《工艺、设备循环水管理制度》及《物料运输管理办法》,修订了《金属物料盘点管理办法》、《外来施工企业市场准入与退出管理规定》等制度。在工厂定岗定编工作完成后,厂属各单位结合生产、能耗、安全、环保工作的新要求,对岗位标准、工作标准等九项基础工作标准进行了修订。         二是通过管理体系的整合运行,减少了环境、安全等方面的风险,助推环境、安全目标落到实处。“三标一体”管理体系将一些措施制度化、流程化,通过制度执行引导员工立足岗位抓落实,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改进工作态度,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做到“写自己要做的,做自己所写的,记自己所做的”,从而保证了环境、安全目标的落实。 同时,通过全员参与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价,使员工熟悉本岗位质量、环境和安全要求,使员工养成了按程序、按流程、操作习惯工作的习惯,提高了员工综合素质,达到了安全事故降低、环境指标改善、节能减排持续的良好成效。         三是推进了现场管理工作。贵冶利用工厂“三标一体”认证的契机,将现场管理相关文件纳入体系,通过内审、监督审核、采取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推动现场管理工作按照体系程序运行,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的目标,为现场管理持续开展建立了长效机。         今年贵冶通过将现场管理工作融入“三标一体”管理体系,实现了现场管理工作与生产安全管理、环保达标排放的紧密结合,发挥现场管理工作落实具体安全环保工作的主要载体作用。如通过规范各生产单位用水管理,建立废水排放两级调度制度,控制废水排放量,使工厂排放水由以前的每小时8000吨下降到每小时2000多吨,下降幅度超过70%。         作为公司今年首家将要接受“三标一体”外部审核的单位,贵冶表示,将继续坚持以产品质量为根本,紧紧围绕贵冶生产建设这一中心,以质量(测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为重点,不断创新,追求卓越,最终向“全面一体化管理”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