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飘\"祥云\"转型创新高端要素集聚

16.01.2014  16:46


贵阳市人民政府、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本报记者谢强摄


贵安新区大学城一角。本报记者谢强摄


制图:李晶晶

  核心提示

  2013年,中国电信云计算贵州信息园、中国移动(贵州)数据中心、中国联通(贵安)云计算基地、富士康(贵州)第四代绿色产业园等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项目先后入驻贵州,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加快建设。

  我省将充分发挥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和富士康产业园示范效应、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吸引更多电子信息企业投资建厂,大力培育本土企业,加快发展配套产业,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贵阳市政府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携手共建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将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有机结合起来,吸引更多的高端创新要素在贵阳集聚。

  “祥云”聚贵州 风正扬高帆

  “要让环保技术一次到位,把最高科技的产业安置到这片好山好水宜居的土地上。”“绝对不是低端的制造基地,而是最高端的研发综合体。”郭台铭的承诺,表明富士康带着高新科技和绿色发展而来。

  从贵安新区规划图上看,中国电信云计算贵州信息园、中国移动(贵州)数据中心、中国联通(贵安)云计算基地均位于贵安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基地核心区内,且相互毗邻,可谓“珠联璧合、门当户对”。三大通信运营商纷纷选址于此,并非巧合。

  良禽择木而栖。“近年来贵州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党委政府工作干劲大、工作作风实,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软环境。”省通信管理局局长李德明说,正是这些因素,吸引了他们。

  贵安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手握先试先行的“改革红利”,不仅对三大通信运营商有吸引力,对数据中心下游产业企业也极具吸引力。如今,一大批物联网企业正在和贵安新区对接,贵安新区已经将打造政务云、工业云、物流云、民生云、旅游云的“五朵云”计划,列为今年工作重点。

  业内人士认为,“四大项目”的落地建成,将带动和汇聚一大批国内外优秀软件行业信息技术企业,创造新的经济和产业增长点,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一大批信息化应用将借助云计算平台转型升级,助力贵州抢占IT和互联网产业制高点,使贵州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形成新的发展模式,将创造新的业态和新的服务经济模式,带动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和经济发展。云计算中心作为新一代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工具,将打造贵州的新的战略支点和资源高地,支撑贵州工业强省发展战略。

  胡强代表:让信息化支撑贵州“绿色发展

  “我们不能再搞高污染的传统工业,再搞那些‘傻大黑粗’的工业。”面对记者的采访,省人大代表、安顺市林业局局长胡强很有感触地说。

  他认为,工业化需要信息化来提升,信息化加快了贵州工业化的进程,提升了工业化的水平。“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转型’实际上就是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的转型提升,所以说富士康、三大运营商这些项目的入驻对贵州的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富士康、三大运营商落户贵州,带来的巨大产值,足以让贵州从此步入全国云计算顶端。”面对扑面而来的“大数据”、“信息化”时代,胡强认为,每个人都应做好迎接准备,更新观念,用现代信息技术明确思路,提升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他说:“比如在政府部门,简政放权的手段就是信息技术的利用。工业化过程中提升工业的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也需要用信息技术来支撑。淘宝、腾讯每天巨大的数据处理,靠的还是信息技术。

  作为林业局长的胡强,看到了信息化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他说,贵州贵在生态环境好,在工业化、城镇化中要守住“生态底线”,当前,我省正在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省,贵州在后发赶超中,必须要引进绿色、低碳、高附加值的项目,发展绿色高新技术工业,让信息化成为支撑贵州的“绿色发展”,这对我们建设生态文明非常重要。

  包爱明代表: “”基地把贵州带入“大数据”时代

  “对贵州而言,‘大数据’是一次实现后发赶超、转型发展的时代机遇。”谈及富士康、三大运营商、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入驻贵州,省人大代表、万绿城集团董事长包爱明有很多话要说。

  在包爱明眼中,信息产业是战略性、先导性和基础性产业,是贵州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的一个战略产业。这些项目的入驻,对贵州工业转型发展的带动作用是空前的、巨大的。“过去,我们都是以资源消耗来发展工业,而现在我们建设的国内最大的大数据基地,则是绿色、低碳、高附加值的产业,应该说目前在贵州形成了一个以‘云’为基础的信息产业聚集地,有利推动贵州信息产业发展,提升贵州影响力、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我们已经走进了国际高端的电子信息领域。

  “作为人大代表和一名普通公民,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大数据’时代扑面而来,已经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观念,改变着社会的发展。

  基于这种认识,包爱明看好贵州及贵安新区的发展前景,她说:“贵安新区的投资前景非常好,因为有了这些大项目的带动,我们企业也想入驻贵安新区,包括我的一些企业家朋友都争先恐后做好入驻的准备工作。

  据悉,包爱明的企业正在准备入驻事项,打算将城市综合体、酒店、生态旅游等项目带到贵安新区。

  曾志云代表:凝心聚力服务贵安新区“信息化”建设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引进了诸如富士康、三大运营商、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等大量项目落地贵州,将大大加快贵州信息化建设和经济转型。

  在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副镇长曾志云看来,信息化是现代化的引擎和支撑,大幅提高信息化水平是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富士康、三大运营商项目的落地,有助于推动贵州工业从粗放、低层次发展转变为精细、集约式发展。

  “如今贵州交通等基础设施已经得到了巨大改善,再有信息化作为支撑,贵州将改变过去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状态,凭借这些龙头企业一流的施工和一流的运营管理,可进一步改善贵州投资环境,在产业聚集,吸引企业、吸引高端人才、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及全力打造高科技、信息化、绿色环保的电子信息产业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曾志云告诉记者,石板镇作为贵安新区的一个组成部分,将积极做好项目引导落地工作,服务好广大落地企业,在老百姓中广泛做好宣传和动员,让他们做贵安新区的建设者,不做贵安新区建设的旁观者,共同建设我们的家园。“同时我们将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在本地的劳动力中培养一批产业工人直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刘京渝委员:好风凭借力送我上“祥云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2013年我省在招大引强方面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走出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会场时,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刘京渝不止一次地脱口而出。

  在他看来,富士康(贵州)第四代绿色产业园、中国电信云计算贵州信息园、中国移动(贵州)数据中心、中国联通(贵安)云计算基地等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项目在贵州落户,得益于贵州全省上下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及优越的投资发展环境。而省领导多次力表贵州招商的诚意,多次召开会议和深夜研究投资方案,突显了贵州不断改善投资环境的决心,随后制定和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使我省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影响力广、实力强的知名企业入驻贵州,集聚高端创新要素,对整个贵州省的经济发展,特别是转型发展,有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刘京渝说,“四大项目”具有标志性、积极性和带动性,对加快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发挥出强大的引领示范作用。“例如,富士康第四代产业园提出了绿色园区的概念,能给其他企业启示,贵州要做的产业是往绿色型、低碳型、环保型的方向发展。

  刘京渝表示,三大通信运营商的数据中心促进了我省新型产业和信息化产业的发展。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因它们的落户而有了巨大突破,“数字贵州”“智慧型城市”的建设因它们的加入而信心倍增。“这些重大项目改变了发展的观念和思路,更推动了贵州产业转型的整合与提升。

  齐新潮委员:贵州发展如虎添翼“四大项目”助推“”和“

  “重大项目落户贵安新区,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的大智慧、大谋略、大开放和大创新。”贵州民族大学教授齐新潮说,资源红利、生态红利、政策红利、劳动力红利、改革开放红利的叠加释放,打动了“四大项目”的投资者们,“贵州在基础设施建设、人员素质提升、政府服务效率、云端网络的建设上给予了这些项目全力的配合”。

  齐新潮认为,贵州的跨越发展和后发赶超,一定要实现从传统的农业模式、工业模式向现今的生态模式转变。以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为例,它不止体现了生态模式,还加入了智能的元素。智能化程度的有效提高,让生产过程中实现能耗降低、低碳释放、循环利用、提升效率,这完全符合贵州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可以大力加快贵州“”和“”的步伐。富士康与贵州的珠联璧合,把创新、环保、生态结合起来,服务贵州建设发展,保护贵州青山绿水,是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重大亮点和成果,是贵州招商引资的重大突破,是科技与绿色的齐飞共舞。

  “三大通信运营商的数据中心的落户,宣告了贵州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能使贵州在发展中将信息化的因素考虑进去,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一个重要标。”齐新潮告诉记者,贵州要发展,一定要在模式上创新,一定要在模式上实现跨越,把“”和“”的问题聚焦在未来科技的引领上,而这些项目为贵州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了科技、智力、人才等方面的强大支撑,竖起了强劲撑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