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第一大国”凸显开放发展成效

04.03.2014  20:24

  商务部日前发布消息,据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初步统计,201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4.16万亿美元,跃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中国的对外贸易实现历史性突破。

  发展中国家100多年来首次坐上全球贸易的“头把交椅

  1978年,我国的货物进出口总额只有206亿美元,世界排名第29位。改革开放使我国的对外贸易驶上“快车道”——1988年突破1000亿美元,2004年突破1万亿美元,2013年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100多年来首次坐上世界货物贸易“头把交椅”的发展中国家。

  体量增长的同时,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以出口商品为例,我国出口总额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由1980年的50.3%下降到2012年的4.9%,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则由49.7%上升到95.1%。2013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额达2.1万亿美元,出口前十类机电产品中,通信设备、仪器仪表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达76.6%。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李健指出,我国出口商品实现了从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从轻纺产品为主向机电产品为主的两次转变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大幅增加。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既是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的成果,也让世界从中国的开放发展中获得了莫大的实惠。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表示,目前我国已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制造”以其物美价廉的优势,走进了全球亿万家庭。同时我国年均进口近2万亿美元的商品,为全世界的贸易伙伴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投资机会。

  改革开放为我国外贸发展提供“原动力

  改革开放初期,广东作为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出现了一批纺织、玩具等劳动密集型的工厂,贸易形式多为“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的加工贸易。

  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对外开放不断从沿海向内陆、沿边地区延伸,从东向西逐步走向深入,外向型产业也相应从沿海向内地延伸和转移,促进了我国各区域外贸协同发展。

  2013年,中西部地区在全国进出口中的比重达到13.5%,比2001年提高了5.7个百分点;重庆、河南、安徽、云南、陕西、甘肃、贵州等7省市外贸增速均在15%以上。

  外贸主体更多元,结构也更趋合理。近年来民营企业正成为我国外贸领域的“生力军”。统计显示,2013年,我国民营企业出口增速明显高于国企和外企。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说:“改革开放35年来,外资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半壁江山的局面正在逐步改变。

  新挑战: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

  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带给我们欢欣鼓舞的同时,更带来了新的历史挑战。专家们认为,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贸易强国首先要求一国在货物贸易的高端产品上拥有国际竞争力。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美欧研究中心主任何伟文说,当前我国仍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中低端,外贸“大而不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和品牌都有待提升。

  同时应该看到,在资本技术密集度更高、高增值环节集中的服务贸易方面,我国的发展依然落后。2013年美国服务贸易额11323.1亿美元,而我国仅为5396.4亿美元,尚不足美国的一半。

  “服务业的发展将对新时期中国经济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美国商会有关负责人说,当前越来越多的外商投资流向中国服务业,相信随着金融、保险、医疗、业务流程外包等领域的不断开放,中国服务业有望实现快速发展。

  专家们建议,接下来我国要实行更高层次的开放,更关注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施创新驱动,切实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要完善外贸促进政策,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让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之路更加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