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贻恕:如何看待年轻流浪汉街边乞讨?

10.09.2015  11:27

  9月9日,晚上七点左右,在广州市越秀区地铁5号线动物园站出口对面的马路边,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流浪汉蹲在路边乞讨。前面写着:找不到工作,求5块钱吃饭,谢谢!他身边有个小包,右手过着一块布,分不清是否存在残疾。

  路过的行人很多,可是在笔者观察的一段时间里,并没有任何一个人伸出援手。有些人直接走过,就像没有看见,有些人看了一下马上就走开了。那么,路上的行人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想法?流浪汉在乞讨,又是基于一种什么条件限制或者基于什么样的目的?

  笔者在观察了十分钟左右,试探性的给了流浪汉10块钱,然后走开了。事实上,我并没有走远,而是在远处观察他拿到钱之后是否会走掉。流浪汉接过钱之后,并没有走掉,而是继续蹲在那里乞讨。在之后的十分钟里,笔者发现依然没有人给予他帮助。

  笔者在前几天看过一个网络上的视频“人们是否会因为一个人的身份而选择去帮助他”其中不排除流浪汉是专门有人扮演来试探行人的试验,另外一个方面也不排除流浪汉确实有困难。而更主要,更多人认为的是,这是一个骗子,不去工作专门来骗取别人的同情心(也就是职业乞丐)赚钱的。

  那么对于眼前这种人,我们该不该帮呢?是不是因为骗子太多了,出现了信任危机,导致我们再也不敢去帮助这些人了?就好比现在的老人摔倒了,我们很多人都不敢扶了。还是在这个社会上,我们本身就已经失去了良知、失去了同情心、失去了高尚的道德了呢?

  对于这些问题,笔者也不敢妄下定论。那么,对于这样的事,你是如何看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