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团队】潜心铀资源开发 助力核工业发展 ——记我校“铀资源勘查与铀矿产品提取技术”国防科技创新团队

24.01.2016  23:20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充分报道我校科技部门、科技团队、科研院所的创新工作及其取得的重要成果,大力营造“人人都重视和支持科技工作”的良好校园氛围,全面提升学校科技核心竞争力,党委宣传部与科技处联合推出科技工作专题报道,共分科技团队、科研成果和科研新秀等三个板块,主要在校园网主页、校报、广播台、宣传橱窗刊发。今天,本网专题介绍由副校长孙占学教授领军的“铀资源勘查与铀矿产品提取技术”国防科技创新团队。

      “核工业为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要全面提升核工业的核心竞争力,续写我国核工业新的辉煌篇章。”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我国核工业创建60周年之际作出的重要指示。
      铀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和重要的能源资源,是核军工和核电的重要原料,是全面提升核工业核心竞争力的“粮食”。根据我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核电对金属铀的年需求量将达1万吨以上,而我国目前的年生产量远不能满足这一需要。大力加强铀资源勘查与开发,意义重大而任务紧迫。
      我校“铀资源勘查与铀矿产品提取技术”国防科技创新团队正是基于以上需求而创建起来的。该团队组建于上世纪90年代, 2008年12月获批为国家国防科工局“十一五”第二批国防科技创新团队(科工人[2008]1082号)。团队以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铀资源勘查与开发协同创新中心、水环学院和地科学院为依托,着力解决核军工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铀资源量问题,重点开展铀矿深部找矿、老矿区扩能、空白区突破,难采铀资源开发等方面的重大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研究。20多年来,该团队凝练形成了“铀成矿理论与铀资源勘查技术”和“铀矿产品提取技术”两个研究方向,现有研究人员15名,包括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带头人4人、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5人,形成了由教授、副教授、博士为主体的多专业合作的中、青年相结合的学术集体。
      近年来,团队致力于铀资源勘查与铀矿产品提取技术研究,在以下方面形成了技术创新和突破,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使我校跻身铀资源勘查与开发领域国内一流、国际先进行列。
      (1)砂岩型铀矿地浸开采技术取得了多方面创新成果 
      针对高矿化度地下水铀矿床地浸开采的严重化学堵塞难题,研发了淡化少试剂地浸采铀新工艺,并已在十红滩矿床的开发中得到工业应用,为解决该类砂岩型铀矿的地浸开采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了解决的途径。针对砂岩铀矿翼部矿体开采、地浸老采区残留铀回收等难题,研发出了一套高效生物地浸采铀新技术,大幅度提高了浸出效率,并已开始在我国最大的酸法铀矿山(北方某矿床)地浸生产中进行应用,并得到同行专家评价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复杂硬岩铀矿生物堆浸技术工艺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针对南方硬岩低品位、高钛、高氟含量等复杂铀资源回收难题,重点开展了生物堆浸技术攻关,分别在铀矿山大量存积的表外铀矿石(铀品位为0.01-0.03%)、南方某铀矿深部钛铀矿、南方另一某高氟低硫铀矿石的生物堆浸开采技术工艺上取得重要进展,突破了高氟铀矿石生物浸出中浸铀菌群难以存活、高钛铀矿石难以浸出等技术瓶颈,研发的表外矿低成本微生物堆浸技术、人造酸性铀矿堆微生物堆浸技术等在生产中得到应用,并分别得到同行专家评价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国际领先水平。
      (3)创新了铀矿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理论
      运用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技术,在国内首次将温泉成因与铀、金矿床成因相结合,对江西省地热背景与温泉及铀、金矿化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重点解剖了相山、下庄铀矿床、茅排金矿床,建立了华东南铀、金成矿模式,并在生产中得到应用;提出了华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产出的一系列Ni-Mo多金属硫化物矿床与重晶石矿床形成于热水沉积作用的新观点,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充分肯定。
      近年来,团队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2项、863计划项目2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项、科技部项目5项、国防基础科研项目2项、核能开发项目7项、高放废物处置及三废退役治理项目1项、国家地质调查项目6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15项、省部级人才项目5项等,4个项目经国防科工局、江西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60余篇;出版专著4部、教材5部;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魂魄化作精卫鸟,血花溅作红心草。”该团队负责人、副校长孙占学教授表示,将继续发挥省部共建优势,围绕学校发展目标,立足现实,着眼发展,以团队建设为核心,继续凝炼铀成矿理论与成矿预测研究、铀资源勘查方法与技术和铀矿采冶方法与技术研究方向为关键,以提升科研水平和改善设施条件为保证,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推动本团队整体优化、持续发展,促进综合科研实力、学术水平及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核工业大学作出积极贡献。

 

编辑:刘顺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