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溪县石峡乡茶园山小学余木水坚守教学37年

17.08.2014  15:02

  本报讯 信息日报记者王欢、实习生刘芳报道:37年如一日,扎根山区,无私奉献;37年如一日,安教乐教,爱生如子……他就是抚州资溪县石峡乡茶园山小学教师余木水。自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天起,余木水以崇高的师德修养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精心耕耘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从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小伙到如今两鬓斑白年近花甲的老人,他用言传身教影响和感染师生,收获了一路的鲜花与掌声。

  从不耽误学生

  茶园山小学离余木水家有50多公里路,他每周去学校需坐汽车再搭载摩托车方可到达,往返一次得花上大半天的时间。每年的主汛期,一下暴雨就会将通往学校唯一的一条公路淹没。家人总是劝他,这么大年纪要注意安全,等洪水退了再去。可余木水毫不理会,穿上雨衣雨鞋冒着狂风暴雨往学校赶。这么多年来,他从来没有因为迟到而耽误过教学工作。

  去年十月,正在学校上课的余木水突发急性疱疹,剧烈的疼痛让人无法忍受。同事发现后,让他赶快去医院治疗。可余木水咬咬牙说:“没事,这点小痛我能扛住,等周末我再去看医生吧。”校长发现余木水病情十分严重,强行让人骑车把他送到乡卫生院。经过几天的治疗,病情得到控制,但时常还会全身阵痛。出院时,医生开好休假单劝他休养几个月。可余木水悄悄地把休假单藏起来,瞒着家人和学校又返回工作岗位。

  重活累活抢着干

  如今的茶园山小学教师采取每周走教制。每个星期,余木水总是第一个来到学校,却是最晚一个离开。校园四部曲“望闻问切”是余木水的工作法则。每天走进课堂,看学生是否到齐、所穿衣服厚薄是否合适一一观察学生的身体状况和精神面貌,是为“”;听听孩子们心事和想法,了解学生的动态,是为“”;根据学生表现一一询问,深入了解孩子们的近况,是为“”;根据掌握的情况对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或实施帮助,是为“”。久而久之,他成了学生最亲的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在任教期间,每年的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他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平均成绩、优秀率、合格率在全乡所有小学评比中均名列前茅。

  由于学校经费有限,茶园山小学食堂没有聘请厨师,余木水主动承担起了照顾数十名走读学生饮食的任务,当起了“校园保姆”。看到他整天忙忙碌碌,新来的年轻女教师徐琳感慨道:“余老师在学校年纪最大,却在学校干的活最多。学校的重活累活抢着干,把全校师生的生活起居照顾得体体贴贴。

  关爱每一个学生

  在双斜小学任教的25年中,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在他的教导下成人成材。高木旺便是其中一位。高木旺这个穷人家的孩子,读小学时几次面临失学,每次都是余木水上门做通高木旺父母的思想工作,不但帮忙垫付书杂费,还为高木旺买衣送文具。在余木水的关爱下,高木旺顺利考上南昌大学,成为双斜村的首位大学生。如今在广东事业有成的高木旺始终没有忘记余木水的那份恩情,每次过年回来,都要到老师家去坐坐。“这就是当老师的幸福!”如今,生活依然清贫的余木水享受的是“桃李满天下”的喜悦。

  优秀的学生需要关爱,那些不听话、成绩落后的学生更需要关爱。从教以来,余木水用一颗朴实的爱心去关心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来到茶园山小学后,余木水又走遍了茶园山的每一个村落。每当听说有学生辍学时,他便立即跋山涉水去劝说家长,让孩子回校上学;有孩子买不起学习用品,他便自己掏钱为学生购买;……今年5月,班上的留守孩子李蓉因感冒发高烧40度以上,脸色发白,四肢抽搐。余木水发现后,立马背上孩子赶到六里外的邻村卫生所。经过医生紧急救治,小李蓉才转危为安。孩子病情好转后,余木水像对待自己的孙女一样,还买来水果给孩子补充营养。

  “许身孺子平生愿,三尺讲台写春秋”。37年来,余木水就像一头默默无闻的老黄牛,把汗水和心血洒在了山村教育这片沃土上,用一生的赤诚谱写着一曲“百年树人”的赞歌。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