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政策”点燃创新创业激情

22.05.2015  19:58

   【精准举措】

  “稳增长22条”,将创新创业作为重要内容,用“资金+政策”来点燃大众创新创业的激情。

  鼓励创新创业,加快科技服务业和众创空间发展,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和离岗创业,对经同意离岗的可在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大力发展小额担保贷款,提高贴息贷款额度,其中个人最高10万元、合伙企业最高50万元、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含促进就业基地等)最高400万元。

  加快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放宽新注册企业场所登记条件限制,加快推进“一址多照”、集群注册等改革。建设全省“三证合一”登记统一信息平台,年内实现“一证一号”。

  在国家级、省级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园区,鼓励新建统一规划、功能配套的标准厂房,省财政每平方米补助100元,市县财政每平方米配套补助50元。对项目所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全免,服务性收费按最低标准减半。

   【权威声音】

  省工信委工业园区处处长舒永忠:建设创新创业园区,是当前稳增长、保就业的现实之需和调结构、促升级的长远之计。22条提出,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园区,主要目的在于以提升服务效能为重点,以培育产业集群为核心,着力破除制约工业园区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努力打造成本更低、服务更优、效能更高的江西品牌。今后,将加快深化工业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更加灵活的运行机制,使优惠政策率先在园区实行、行政审批率先在园区简化、办事效率率先在园区提速;另一方面,提高园区承载力和产业配套力,通过政府适当补助,鼓励工业园区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创办小微企业创业园,把有限的资金优先用于产业发展,充分调动政府和社会各方力量建设园区、发展产业,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

  省工商局企业注册局局长旷虚赓:住所(经营场所)成本高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发展和创业创新的步伐。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全省各设区市按照方便注册和规范有序的原则,简化住所登记手续,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围绕“稳增长22条”,工商部门将进一步放宽企业住所登记条件,推行“一址多照”,以实现住所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降低场地成本。这尤其有利于小微企业、初创企业、电子商务等新兴行业和大学生创业,切实为创业者减负。下一步,将在全省加快推行“一证三号”登记制度,并在年内实施“一照一码”,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提升登记注册政务服务工作效能,为投资者带来更大的便利。

  省小额贷款信用担保中心副主任曾殷:目前,赣鄱大地“草根创业”已遍地开花。22条举措在创业贷款额度的突破、受贷范围的全覆盖、贷款门槛的降低等方面,有力地解决了个人和小微企业在创业过程中资金和政策的瓶颈。通过连续帮扶,培植一大批“草根精英”,让更多小微企业和个人实现成功创业,走上富民之路。今年,我们预计新增发放小额贷款100多亿元,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人数将达到50多万人次。为了发展众创空间,促进大众创新创业,我们还积极扶持新型创业业态。除安排中央贴息,省财政还安排地方配套贴息资金两亿多元,在全国最多,实现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创业与创新发展的有机结合,极大地释放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

   【企业心声】

  99创业咖啡总经理吴越:“稳增长22条”的出台,对江西的创业者们而言是场及时雨。大力发展小额担保贷款、“三证合一”注册登记、资金补助的提供……一条条鼓励措施、一项项支持方案,极大地解决了创业者的后顾之忧,让我们更加自信、安心、大胆地创业,不再束手束脚,一步三回头。在省政府对初创企业和初创者的强力扶持下,我们将更加专注地搭建更宽广的平台、积极完善自身专业素养、传递更多前沿资讯,为更多有创业想法的创业者提供服务和指导,把握机遇,共同发展。

  江西波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津梁:省政府22条稳增长的举措,给赣鄱大地上想做事、做实事的创业者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作为重要融资平台支撑和融资资金保障的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政策,能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链缺口和瓶颈问题。这让我们企业在不断完善自身产业链建设的基础上,敢于放手做好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有一定的资金保障投入到研发高科技型产品储备和高科技人才储备。有这样好的政策,我们将进一步加快创新升级,做大做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