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府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措施

30.07.2014  19:27

  政府资金管理贯穿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始末,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当前政府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近年来,政府资金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和资金安全的风险日益暴露,加强政府资金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和加强政府资金管理。

  一、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安全制度的建立健全方面

  制度建设不规范,制度涵盖内容不完整,有的未建立工作移交制度和对账制度,未制定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未制定资金管理、资金使用分级审批制度,和印鉴票据管理、国库与财政专户之间资金调度、财政资金转作定期存款或理财产品的相关管理制度。此外,无债权管理制度,对单位的往来款及债权的审批、台账管理、催收清查、责任追究等方面也疏于管理。

  (二)账户管理方面

  银行账户清理不彻底,按照财政账户清理有关规定,应清理未清理的银行账户多;有的银行账户设置过多,存在多头开户、无审批依据等现象;部分银行账户长期闲置未使用,存在无银行对账单、银行对账单与银行存款账面数不符等现象。

  (三)资金拨付、内控制度执行方面

  制度执行不到位,未按文件规定执行;资金调拨审批手续不合规或未履行领导审批手续,无资金支付申请、审批、领导签字等手续在专户间随意调拨资金。

  (四)现金管理方面

  库存现金余额超过规定限额;超出规定结算现金,大额现金支付工程款、学习考察费、会务费、餐费、香烟、酒店餐费;违规使用发票套取现金;借据抵库等。

  (五)银行存款管理方面

  公款私存;出借银行账户,转款给无业务关系的单位,代收代付工程款;不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存款日记账未与银行对账单核对,导致未达账项长期存在等。

  (六)债权及对外投资管理方面

  借款时间长,借款对象倒闭、改制、撤出、款项未清理或处于司法审理阶段,大多无法联系,长期未归还本息,存在损失风险;对外投资数年无收益,或存在亏损;借款及对外投资手续不健全,有的未签订借款协议,有的签订协议未约定还款期和利息,有的无对外投资协议和会议纪要等。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财经法规意识较淡薄,对依法理财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依法理财的自觉性不强,管理不规范,财政财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二)财政改革不到位,制度建设不完善,内控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相互制衡机制。部分单位未制定资金管理制度;已制定的资金管理制度中,有的内容涵盖不全,致使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缺乏监督依据。

  (三)制度执行不严格。部分单位虽制定了资金管理办法,但实际操作过程中,未严格按制度要求执行,资金使用申请、审批、复核手续不健全,资金拨付未履行必要的审批程序,给资金安全带来隐患;部分单位财务管理不规范,会计人员把关不严,造成财务管理不到位,大额现金支付、套取现金等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四)受利益驱动或人情关系影响。一些单位存在部门利益,或因人情关系,造成单位违规账户的撤并不彻底,多头开户,银行存款在各账户间随意划转。

  (五)各商业银行的不正当竞争为多头开户提供了可乘之机。一些商业银行为了揽储或完成任务,违规为预算单位开立账户;还有一些商业银行对预算单位需要撤销和财政部门要求撤销的银行账户,设置种种障碍,不配合办理销户手续,给预算单位工作造成不便,给财政部门管理造成困难。

  三、应采取的措施

  (一)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资金管理制度,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应围绕资金安全,从工作人员岗位分工责任制、预算管理、资金审批和拨付流程、银行账户审批和管理、印鉴和票据保管使用、会计核算和对账、内部控制和监督检查等方面进一步健全细化各项制度,严禁无预算、无审批调动资金;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执行中的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从而保障制度执行有力,执行到位。

  (二)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单位规章制度。应加强资金审批拨付管理,严格执行资金使用申请、审批、复核等手续,对大额支付款项必须有严格的审批程序和审批依据,对重要资金支付业务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确保资金拨付安全、规范、有效;应加强对债权的管理,从债权的审批、台账、催收清查、责任落实、责任追究等方面进行管理,积极组织力量清理、催收,防止国有资金损失。

  (三)加强监督,充分发挥财政、审计、纪检监察部门的稽核督导作用。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强化财经法律意识,加强财务管理;应定期和不定期开展资金安全检查工作,加强账户资金与银行前后台数据的对账,确保资金真实安全,对财务印鉴和票据进行动态核对,检查安全保管和核销制度是否执行到位。(厅经责处 邵运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