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翼:“赚钱”专业多状元应和着改革发展前景

20.06.2014  10:38

  中国校友会网发布《2014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针对1952—2013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近3000名高考状元的求学与职业等状况展开最新追踪调查及研究分析。报告显示,在高考状元志愿选择中,就读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等“赚钱”热门专业的人数最多。(19日京华时报)。

  学而优则仕,古人都是这样子的,状元及第而不做官的,大概没有几个,做了官而不发财的,也不多。但像这次的统计中,状元中相当部分进入“赚钱”专业并且也在相应职场中“从业”的,至少是一个可喜的进步。因为,今日之高考状元不再单向度地奔着仕途去了,他们有更多元丰赡的选择,他们要向市场进发,要以一个社会公民的身份去融入国家现代化的主体叙事中,这不是很可一赞的事吗?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以平均9.8个百分点的速度在增长,为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率的三倍,尽管也存在着增长和分享的不平衡,但至少应和着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发展是硬道理的主流叙事。配合于这样的主流叙事,国家在人才培养和待遇供给方面更是有相当联动举措的,一年一度一地的高考状元们的专业选择趋向和国家发展的宏大叙事取得正相关,这其实并不奇怪。

  稍稍回顾一下历史,在国人情绪中那个解不开躲不开的1840之后,第一批走出国门的“游学”人员,学的大都是与坚船利炮有关的技艺,因为那时整个民族关切的,就是如何应对原来天朝上国眼中只有“奇巧淫技”的“洋番”们的侵袭,后来稍稍清醒一些,学铁路修筑、轮船修造、办厂开矿以至于制度文化,都表现着与时俱变的底色,时代主题如此,被誉为引领时代风潮的人物们必当率先垂范,这是避免不了的历史铁律。

  选择赚钱专业,至少要比一股脑去卯着劲当官做老爷强得多,而且其社会影响也将是正面积极的。至于选择了“赚钱”专业的状元们能否赚大钱,成为各类“服不服”榜单上的头面人物,倒也不打紧,因为“状元”已经是在高考考场上挤下去了无数人的那个强势者,至于到了职场上,是否理应顺理成章成为强人、超人呢?未必。实践出真知,只要规则对等,倚靠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和时间窗口进行的职场比拼中,成为历史的“状元”身份当然不足以成为优先胜出的理由,若状元们一路红红火火凯歌高奏,反而不正常了。

  况且,还有规则的问题,九十年代曾经出现过“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的极端说法,这就是规则的问题。因此,在这里有必要提醒进入“赚钱”专业和相应行业的状元郎们,一定要和其他非状元、普通大众一起,监督从政入仕途的兄弟们,要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下,要让学而优则仕和学而优则工农商学兵都能在新时代焕发出理性适度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