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剧“接班人” 一等二十年

17.10.2014  12:19

  □ 江西日报记者 郁鑫鹏

  刚刚过去的9月开学季,省赣剧院上上下下难以按捺激动心情:在苦苦坚守20年之后,剧院终于盼来了涉及赣剧全部行当的40名学员,这也意味着只需再“”一阵子,待这批“苗子”在专业艺术院校“闭关修炼”5年后,他们便可以逐步“交班”,让“小鬼”们早点当家。

  ◎ “科班”久违20年

  “30年没有进来一个‘科班’出身的演员,现在赣剧行当不全,人才断层严重。再不换新鲜‘血液’,剧团就更加没有生气了。”面对记者的提问,自称是“剧团里的老人”的省赣剧院艺术室主任沈怀林毫不掩饰地道明了此次招生的主因。

  赣剧发源于14世纪初,已有600多年历史。资料显示,赣剧曾经对全国11个省近40个戏曲剧种的形成产生过深远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地纷纷推出以各省简称命名的地方代表性剧种。1953年,我省整合饶河班、信河班成立江西省赣剧团(江西省赣剧院的前身),至今仍是全国唯一保存和演唱弋阳腔、青阳腔并擅演汤显祖名剧“临川四梦”的古典戏曲剧院。2011年,赣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12年,省赣剧院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赣剧)传承基地。

  省赣剧院的艺术史显示,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省赣剧院曾委托江西省文艺学校(今江西艺术职业学院)开办了6期赣剧班,分别为1953年、1958年、1974年、1980年、1990年、1998年。如今,出身赣剧一、二、三班的学员已先后退休。“‘赣五班’集体改行,‘赣六班’全部出走,现在在创排业务上‘掌舵’的都是‘赣四班’学员,但能坚持下来的也所剩无多。”谈到此,沈怀林不由长叹一声。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戏曲舞台的新老演员交替,一般是十年为一个周期。如果密度大了,“准主角”上台机会少,才华的发掘空间就小,这样容易埋没人才;但是密度小了,就容易造成青黄不接,人才梯队难以建立。“赣五班”学员毕业的时候正是多元化的文化消费对全国的戏剧形成强烈冲击之时,学员们难抵商业市场的诱惑,纷纷改行下海经商。有关数字显示,中国戏曲剧种在上世纪50年代有368个,80年代有317个,到21世纪初则只剩267个。虽然“赣六班”有近40名学员,行当也齐全,学员们的基本功也扎实,但因当时的政策原因,省赣剧院不能为这批学员提供正式编制。可是,觊觎“赣六班”已久的浙江等地剧团,用诸多诱人条件来“挖墙脚”。不久“赣六班”集体投入他人“怀抱”。这样算来,由于赣剧五班、六班的“缺席”,省赣剧院没有“科班”学员的“时间鸿沟”一跨就是30年,其结果自然是演员队伍严重老化、行当不全、青黄不接、后继乏人,复排老戏很难,创作新戏更难。

  沈怀林对这些年“缺兵少将”还得坚持“上阵打仗”的窘境记忆犹新。他说,人才断层以后,尤其是2004年以后,省赣剧院采取“拿来主义”,陆续从省内外的剧团、院校零星引进10余名青年演员,其中有从鄱阳县赣剧团选来在《等你一百年》中饰演永生的男一号廖冲,从湖南昆剧团招来的武生董超、周伟,有从上饶戏校招来如今分别成为乐队赣胡、司鼓主力的王莎莎、吴文飞等。应该说,此举在当时的环境下,的确带有为剧团培养“接班人”的美好愿望,但很多时候是为了弥补行当、角色的缺失,甚至是为某台戏“救急”的不得已之举。尽管如此,省赣剧院的行当中依然缺年轻花脸演员。行话中说“千生万旦难谋一枝花”(“”指的就是“花脸演员”),还有人说“一张好花脸可撑半边台”。据悉,省赣剧院目前还有两三名花脸演员,但年纪都大了,上台表演特别吃力。“赣剧是地方剧种,地方剧的语言是根、音乐是魂,这些非‘科班’出身的演员,由于语言、音乐以及表演风格的不统一,整台戏下来总显得不是那么完美,就像桌子四个脚长短不一的感觉。”沈怀林说。

  记者了解到,现阶段省赣剧院的演出,多是根据行当演员的水平来为他们量身打造剧本、排练剧目,如武生、武旦可唱主角,武戏戏份就多,要是青衣水平高,演出则以唱念戏为主。

  ◎ “赣七班”行当齐全

  在赣剧成为“国宝”,尤其是省赣剧院成为国家级“非遗”传承基地之后,身陷困境的赣剧人仿佛看到了赣剧发展的曙光。不过,同时他们也深刻地认识到:赣剧成为“非遗”,不是戴了一顶光鲜的荣誉帽子,也不是获得了护身符和保护伞,而是多了一份把赣剧从危机中拯救出来的责任。省赣剧院副院长张鸣这样表示:“非遗”的称号不是名利双收的招牌,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压力。基于此,赣剧寻找“接班人”这个酝酿了很久的事,在两个“国字号”招牌到来之后,显得格外迫在眉睫和势在必行。

  2012年6月至12月,省赣剧院派人先后专程前往中国戏曲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和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就有关定向招生培养赣剧学员一事进行磋商。中戏、上戏的主要领导表示愿意招收赣剧学员,为剧院培养后备人才,将赣剧班列入国家中专招生计划。但由于经费迟迟得不到落实,此事没有结果。

  2013年,省赣剧院为赣剧培养新苗一事,多次向省文化厅报告。省文化厅高度重视,向有关部门争取到40个中专生名额。考虑到江西的省情和省赣剧院的实际,尤其是担心学员在外省学习容易造成“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结果,因此成立“赣七班”一事由省文化厅艺术处牵头,并委托江西艺术职业学院代为培养。张鸣说,委托本地学院培养一举多赢,一是节省了培养经费,二是丰富艺术学院的院系学科,三是增加了艺术学院的生源,四是在身边便于管理。

  按照上级要求,省赣剧院迅速组成招生领导小组,与江西艺术职业学院磋商后,2014年6月中旬在赣剧网络发布招生信息后,随后派出6拨由多名艺术骨干组成的招生小分队,先后奔赴上饶、鄱阳、广丰、横峰、德兴、弋阳、景德镇、乐平等地农村招生。招生对象为10岁至13岁在读的中小学生以及文艺爱好者、梨园子弟,选材目标涉及赣剧九行头(老生、正生、小生、大花、二花、三花、老旦、正旦、小旦)以及乐队的主胡、司鼓等。

  原以为没有多少人报名,没想到报名的学生达到230余人,甚至赣州、深圳都有人前来报名。通过外形、外貌、音色、身体柔韧性、音乐节奏感、音准等方面的选拔后,69名学生参加复试,最终录取40人。40名学员中有37名演员,3名乐队(1个司鼓、2个赣胡)。“花脸有两三个好苗子,花旦基本可以定形,老生、小丑选材比较满意,闺门旦、青衣也有几个好的,有一两个小生外形突出值得塑造……”沈怀林谈起这批苗子如数家珍。

  乐平赣剧团团长黄国祥的孙女、外孙同时录取。他说:“耳濡目染,这两个孩子打小就喜欢赣剧,都立志要考艺术学校。即使此次省赣剧院不招生,我也会把孩子送到省赣剧院来学习锻炼。”他还表示,唱赣剧是自己的事业,希望孩子能把传承赣剧作为事业干下去。

  胡鑫,是此次招收的花脸演员。他告诉记者,他的父亲经常带他随鄱阳县赣剧团下乡演出,顺便在演出现场卖油炸。经常蹭戏的他喜欢上包公这个角色,偷学了不少花脸戏。“以后我也可以在台上唱包公、演包公了。”说到这里,这个孩子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来自弋阳县的张阳翰,是由外公送来报到的。张阳翰文化成绩优秀,从小喜欢唱戏的他报考“赣七班”也得到父母和爷爷奶奶的支持,但是他的外公不同意。“打了不止80个电话到剧院和学校,从最初要求取消报考到后面咨询具体的事项。”沈怀林说。最后,省赣剧院把孩子的外公接到南昌,让他实地察看剧院、学校环境,还详细介绍孩子接下来的学习工作安排。老人最后放心了。他对沈怀林说:“上上下下重视这批孩子的成长,赣剧的将来一定会好起来。

  “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得知招到学生后,如今已是73岁高龄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赣剧)代表性传承人刘安琪这样说。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