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剧《那杆秤》京城开演 讲述67年替父还债诚信故事

15.05.2014  17:43

  【摘要】赣剧是江西省地方戏剧种,起源于赣东北地区,发源于明代的弋阳腔,已有500余年历史,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日晚,现代赣剧《那杆秤》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上演,该剧取材于道德模范郑宜栋老人坚守67年替父还债的真实故事,歌颂了主人公郑宜栋诚实守信的高尚情操和做人准则。

  原标题:赣剧现代戏《那杆秤》讲述67年替父还债诚信故事

  江西省上饶县赣剧演艺有限公司14日晚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上演现代赣剧《那杆秤》。该剧取材于道德模范郑宜栋老人坚守67年替父还债的真实故事,歌颂了主人公郑宜栋诚实守信的高尚情操和做人准则。

   剧中主人公郑宜栋是上饶县黄沙岭乡麻墩村人。上世纪40年代,他父亲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郑家榨油作坊也洗劫,由此欠下了周边106户乡亲数百斤油料及数千元现金。虽然乡亲们无人上门讨要债务,但郑宜栋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一点一滴地偿还父亲欠下的债务,终于在2009年,历时67年,偿还债务合计13600多元。

   导演孙丽清说,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此次将郑宜栋的诚信故事搬上戏剧舞台,目的之一就是让诚信文化在社会上得到更广泛的弘扬,让每一个公民心中都树立诚信这杆“秤”。

   赣剧是江西省地方戏剧种,起源于赣东北地区,发源于明代的弋阳腔,已有500余年历史,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主要以弋阳腔、青阳腔、西皮、二黄等多种独具特色的声腔为主。

   据介绍,《那杆秤》在音乐唱腔设计上既坚持了传统赣剧的特点,又融入了现代民歌音乐元素,特别是将江西赣东北地区的民歌元素作为主题音乐始终贯穿于全剧,力求对赣剧音乐进行创新和发展。

   此外,孙丽清说,为减少“还债”这一主题的沉重感,在情节的设置上安排了诸如“挑盐”“选举”等具有浓烈生活气息、轻松愉快、诙谐幽默的场景,在塑造人物的同时,也增强了该剧的真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