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22.12.2015  11:24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范围主要包括赣州、吉安全境和萍乡、鹰潭、宜春、抚州、上饶部分县,共54个原中央苏区县(市、区),占全省县域的一半以上。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因种种原因,与全省和全国的发展相比,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仍是全国较大的集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工业发展已步入新常态,国内外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多种风险和挑战并存,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已成为实现持续较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从“快速增长”变为“创新驱动”,实现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所谓转型升级,就是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从高能耗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污染、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升级。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面临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必然会经历爬坡过坎、脱胎换骨的过程。当前我省工业步入新常态,也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工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工业产业转型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工业转型升级的迫切性,最后提出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工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一、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工业发展现状

 

  (一)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

 

  前三季度,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31户,比去年同期增加557户,占全省工业企业总数的47.4%,占比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合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127.2亿元,占全省工业总量的42.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807.2亿元,占全省的45.1%;实现利税总额850.3亿元,其中利润498.6亿元。一批企业快速成长。前三季度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过十亿元的企业117家,比去年同期增加4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有4家,与去年同期持平。有色、电力两大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过两千亿元。

 

  (二)产业结构调整有新突破

 

  一是装备制造业加速领跑。前三季度,区内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425.4亿元,同比增长17.6%,高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13.1个百分点,拉动全区工业增长3.1个百分点,贡献率达36.9%。二是高耗能行业低位运行。前三季度,区内六大高耗能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低于全省六大高耗能行业平均增速3.2个百分点。

 

  (三)产业集群发展呈新态势

 

  工业园区是发展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的重要平台、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载体。截至今年前三季度,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共有50个工业园区,其中8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全省60个重点工业产业集群中,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占了24个,已初步形成稀有金属产业、先进制造业、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电子信息、现代轻纺、氟盐化工、生物制药、新型建材等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基地。

 

  二、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工业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性

 

  近年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工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为实现全省工业跨越发展积蓄了能量,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长期累积的结构性、体制性问题也在发展中不断暴露,一些问题的表现还较为突出,与省内外先进城市相比,工业发展仍存在诸多难题,转型升级的任务较为迫切。

 

  (一)经济总量偏小

 

  经过多年的发展,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但经济总量仍然偏小。前三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均资产17433.4万元,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90%;大中型工业企业数偏少,区内共有大中型企业881户,只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20.3%,少于全省大中型企业数占比2.2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12.8亿元,同比下降3.8%,占全省大中型企业总收入的44.5%。各项指标占全省的比重均不足一半。生产规模小,龙头企业数量少,单体规模不够,对产业的带动力有限,使得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在区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二)工业增长偏慢

 

  今年以来,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全国工业总体不佳的大环境下,我省工业经济下行呈现稳中趋缓的发展态势,实体经济生产经营较为困难,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工业企业表现尤为明显,主要指标增速均低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前三季度,全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主营业务收入下降0.04%,利税总额增长3%,利润增长1.9%,分别低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1.0、4.1、3.6和3.8个百分点。

 

  (三)科研投入偏少

 

  目前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工业技术开发投入仍然不足、科技进步相对缓慢。如2014年全省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经费投入强度仅为0.41%,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且主要集中在南昌、鹰潭、景德镇和宜春,四地经费投入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67.7%,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研发投入相对较少。企业一般都重视规模扩张而忽视自主创新、品牌建设和效益提升,缺乏核心竞争优势,只能以低成本、低价格、低档次获得竞争优势,抗风险能力弱,难以抵御要素和市场变化的冲击。

 

  (四)集群发展偏弱

 

  当前,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产业布局较散,高端产业集群较少,分工协作不紧密,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制约了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以新医药新信息产业为例,有企业没配套的问题突出,虽有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但是缺乏较长产业链,形成大型高端产业集群的难度较大。园区专业化程度偏低,配套协作水平不高,制约了产业链条的延伸和产业集群的形成,制约了创新和转化能力的提高。一方面,部分园区缺乏明确的主导产业,没有围绕做大主导产业做文章,引进了一些质量不高或与主导产业无关的项目;另一方面,园区间缺乏错位发展,产业雷同现象突出,出现一哄而上的现象,同质化竞争激烈。

 

  三、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工业转型升级的难关

 

  虽然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但传统产业链根深蒂固的壁垒不易打破,尤其是小微商业企业因实力微弱,在经营模式上创新力度不大。从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来看,重庆市小微商业企业涉足电子商务的企业仅占4.6%。在重庆调查总队对105户小微商业企业关于电子商务开展情况的调查中,三分之二的小微商业企业未尝试过电子商务。当前,小微商业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阻力在于以下几点。

 

  (一)经营者观念相对落后,缺乏转型升级的信心和决心

 

  尽管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已经建立了市场为主导的发展框架,但大开放经营观念不足,对重点产业引导不够,领先和引导市场的意识不足,产业转型升级的信心和决心尚有欠缺,发展中往往安于现状或小富即安,认为企业创新发展需要成本,存在风险,不敢轻易尝试。特别是众多小微企业经营者,经营模式相对固定,加上当前经济大环境不太景气,企业家压力较大顾虑较多,认为能维持现状就好,拒绝创新和改变经营模式。

 

  (二)人才技术不到位,缺乏转型升级的智力支持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由于地理位置、工业基础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限制,企业难以引进高端技术人才,或者留住高端技术人才需要提供比沿海发达城市更加优厚的待遇条件,部分企业总部在赣南,可是技术研发中心却在东莞等城市,总部沦落为生产车间,收益的其中大部分流向在外的研发中心,大大增加了企业成本压力。技术工人和熟练工人不足,特别是高端技术人才不足,严重制约着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工业企业的做强做大和转型升级。

 

  (三)资金紧张,缺乏转型升级的资金支持

 

  今年以来,虽然连续降准降息增加了市场流动性,但受经济放缓、企业效益下滑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更趋谨慎,新增流动性资金难以有效进入实体经济,企业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并未降低,加上企业间三角债问题突出,资金仍然较为紧张。前三季度,赣州、吉安、上饶三地应收账款分别同比增长25.0%、28.1%和67.7%,分别高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4.9、6.0和47.6个百分点。吉安、抚州两地利息支出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9.8和9.2个百分点。特别是小微企业少量的现金流量仅供企业应付正常的经营开支,没有多余的资金扩大规模、扩充渠道、增加设备、增强服务等,阻断了企业转型升级的道路。

 

  四、推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和发展重点

 

  (一)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

 

  一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发挥政府引导和协调作用,制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财政、金融、土地、科技等政策,为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加强财税金融融合联动,将有限的资金用到最具发展潜力、符合发展导向、引领产业高端的领域。加大对企业减负让利力度,加强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将税收优惠更多应用于企业兼并重组、人才培养、研发投入、技改投资等方面。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研究与服务,最大限度简化审批程序,打破市场准入壁垒,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促进各类要素在市场中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发挥各级各类行业协会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指导作用,依托各行业协会,承担行业调整升级规划、指导、评估评审方面的功能。

 

  二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准确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新趋势,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高端装备、关键材料、核心器件本土化水平,催生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提升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抢占国际经济竞争制高点。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落实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学习广东等地“创新券”补助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创新载体,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工业设计中心等平台建设。扶持发展行业性和区域性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具有实用价值的创新成果进行产业化应用和推广。鼓励大型行业检测、认证等中心,逐步向第三方机构发展,提供社会化服务。

 

  三是强化人才支撑保障。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依托“千人计划”吸引海内外高层次创业创新型人才,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实施产业转型升级“领军计划”,着力培育一批在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重大产品研发、创新经营管理模式等方面具有突出贡献的领军人才和领军团队。加快建立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家培养、选拔、激励、监督和服务机制,打造一支掌握现代经营理念,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企业家队伍。

 

  (二)推进转型升级的产业发展重点

 

  一是有色金属产业。在现有的省级有色金属产业基地基础上,大力整合有色资源,延伸产业链,做优做强有色产业。以国家调整振兴有色金属产业发展为契机,抢占新一轮发展先机,通过加强行业整合和产业链式延伸,使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向工业园区集中,切实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提高行业集中度和集约化发展水平。

 

  二是农副食品加工产业。在现有的省级农副食品加工产业基地基础上,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延伸农业产业链条。紧紧抓住振兴良好政策机遇,顺应国内外正在兴起的绿色消费热潮,发挥生态优势,打好“绿色牌”,整合各类农业产业扶持资金,抓紧建立农产品加工品牌整合协调机制,支持骨干企业通过品牌扩张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三是电子信息、纺织、建材、机械制造、家具等产业。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已分别建成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家具、碳酸钙新材料等省级产业基地,其辐射效应已初步体现,政府可以综合运用政治、财税、金融等政策手段,通过建立创新风险担保基金鼓励其自主创新,改造生产技术,延伸产业链,完成在产业链上的企业集聚,带动一批相关企业加快发展。

 

  四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是新经济发展战略的制高点,要抓住时机,采取一定的税收减免政策,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投资力度,设立专门的技术研发基金,用于重点项目的技术研发,着力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课题组负责人:杨裕光

 

  课题组成员:卢俊波、刘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