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艺术家倾情演绎采茶歌舞剧《永远的歌谣》

21.03.2014  20:47

  当创新的形式与经典的主题嫁接,总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感染力。继《山歌情》、《八子参军》之后,赣南红土地的艺术家们又为我们奉献出一曲深情嘹亮的《永远的歌谣》——

  早春二月,万物生发,熟悉又新鲜的“哎呀嘞”又在赣南的红土地上回荡——经过一年多的酝酿与打磨,一台诠释苏区干部好作风的赣南采茶歌舞剧《永远的歌谣》终于唱响。

  《永远的歌谣》用美丽的采茶歌舞讲述了一个1931年夏天发生在兴国县龙潭村的故事。这一年,中央红军取得了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可是,为了配合反“围剿”,乡亲们错过了春播。严峻的夏荒威胁着苏区群众。在困难面前,年轻的李龙槐被选举为村苏维埃主任。为了带领村民战胜夏荒,他发动大家筹粮、捐粮,并把自己的粮食送给群众。他的质朴善良和一心为乡亲筹粮的急迫赢得了地主女儿马玉琴的爱。在故事的最后一部分,他以女婿的身份来到白区地主家,凭借超人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借得粮食,保证了全村人顺利地度过了夏荒, 而他自己却在借粮中英勇献身…… “山歌年年唱,灯笼夜夜亮,一代传一代,一帮接一帮。”在红灯笼的映照下,经典的旋律一遍遍回旋,剧场内掌声经久不息。

  在乡土上深挖,把“土产”做成“特产

  20年前,赣南采茶歌舞剧《山歌情》,一举拿下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首届曹禺戏剧文学奖”等诸多大奖,并在2009年作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演出剧目,演进了国家大剧院。2年前,这片土地上的艺术家们又上演了感天动地的《八子参军》,他们带着这部戏,走遍了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赢得无数的掌声的同时,在第十四届“文华奖”评选中一举摘得文华优秀剧目奖和表演奖、音乐创作奖、舞台美术奖等5个单项奖,并再次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对于赣南的文艺工作者来说,浸润在这片土地上的红色历史是一座创作的“富矿”,是不可忽视、无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而《山歌情》和《八子参军》的成功让他们坚信,红色题材的作品也能受到群众的欢迎。但是,如何更好地开掘这座矿藏?《八子参军》之后,我们的舞台上还能再奉献什么?

  赣南是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发源地,赣州市委、市政府一直在思考着把这个题材搬上舞台。但是,这样一个主题如何在舞台上生动地呈现?赣南的艺术家们在苦苦地逼问自己。

  温何根,《八子参军》编剧,他曾用20余年的时间走遍了赣南大地,采访苏区故事,他的脑子就是一个苏区故事的“仓库”。2012年底,刚刚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奖杯捧回家,他就因肿瘤住进了医院。手术后做化疗的那段日子,“仓库”里的故事一幕幕在他眼前呈放,当发生在龙潭村那个借粮的故事浮现在他脑海时,他一下振奋起来——苏区干部好作风无疑可以有很多种阐释,但是,归根结底,它是一种情怀,一种对群众的爱。就这样,温何根在病床上完成了初稿。

  张曼君,天津歌舞剧院副院长,被业界称为当下中国戏剧舞台上最具活力、最有才华的“前沿导演”。20年来,她的名字和越剧、评剧、梆子、川剧、京剧、昆曲、花鼓戏等众多剧种数不清的好戏连在一起,但是让她爱到骨子里的仍然是赣南采茶戏。作为赣南的女儿,张曼君11岁开始唱采茶戏,她吮吸着赣南文化的营养成长起来,她对这片土地上的红色历史满怀崇敬,对这片土地上生长的活泼野性、带着泥土和茶青味道的采茶调无比痴迷。20年前的《山歌情》,她尝试着用赣南采茶歌舞讲述红色故事,到《八子参军》,她的红色题材采茶歌舞剧逐渐形成风格,慢慢的,她发现,这种创新不知不觉间成了她的一种艺术自觉。2013年1月,接到家乡的邀请,张曼君立刻拍马南下投入创作。

  首先是打磨剧本:如何通过最真实的人物、最鲜活的生活场面、最有表现力的人物关系、最感人的戏剧冲突、最严谨的故事逻辑来演绎苏区干部好作风的丰富内涵?她和温何根、彭扬两位编剧一点一点地磨,一点一点地改。整整7个月的时间,一个完整的故事终于立了起来。

  紧接着开始音乐创作,随后灯光、舞美、服装、道具、造型等纷纷跟进……为了把这部剧打造成精品,赣南采茶剧院在这个剧目刚刚立项时,就将团里一些年轻骨干送到中央戏剧学院培训,唱腔、身段、手、眼、身、法、步,从基本功开始。扮演马玉琴的青年演员周欢从前是个歌手,团里还特别请来采茶戏老专家做她的“贴身”老师,2个多月的精雕细琢,这些年轻的演员出色地完成了这部戏。2月26日晚,随着一声熟悉的“哎呀嘞——”赣南采茶歌舞剧《永远的歌谣》完美登场。

  在鲜红的底色上做“绿色”的创新

  毋庸讳言,红色题材的艺术作品往往肩负着宣传、教育的使命,如何把“宣传品”做成足以传世的艺术品?张曼君的秘笈是:写人。她坚信人性、人情是超越时空的。从这个角度去解读历史才能打动各个时代的观众。舞台上的苏区干部李龙槐,是个普普通通的草根,质朴、善良、乐观、机智,有一点小狡猾,也有一点小窝囊,与我们熟悉的“高大全”的英雄人物相去甚远,但这个接了地气的人物却是如此亲切可信。在刻画地主的女儿马玉琴时,这部剧摆脱了关于“阶级”和“阵营”的纠结,把她还原成一个心地柔软的女人。正因为这样,后面的“帮夫借粮”才水到渠成。这样的表现无疑是大胆的、富有新意的,它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再现历史,而是在道德和信念之间,在人性人情与阶级斗争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这就是现代人对革命的理解。

  从处女作《山歌情》开始,张曼君就非常警惕,努力让自己在红色历史题材的表现上不犯概念化的毛病。为此,她总是尽力地把红色历史和地域文化作有机融合,这使得她的红色历史题材作品总是自觉地在传承苏区文化的同时,也展现客家文化;在塑造英雄的同时,也呈现这块土地上的风土人情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在这部剧中,飞檐高墙的祠堂、女子的银簪、围兜……这些人们熟悉的属于赣南、属于客家的文化符号无处不在。而“睄妹子”、“牡丹调”、“对花”等大量的赣南采茶戏曲牌配合着“矮子步”、“掸水袖”、“扇子花”、“耘田舞”等赣南采茶戏特有的舞蹈,更使得整个舞台弥漫着浓郁的客家风情,充满美感。最让人回味的是,在音乐处理上,这部剧刻意地用传唱了80年的红色歌谣《苏区干部好作风》和有着400多年历史的赣南采茶戏经典曲牌《睄妹子》作为贯穿全剧的音乐,让这样的两首音乐相融、互补,这就如同在整部剧鲜红的底色上,点缀上了养眼的绿,也把人们带入一种奇妙的音乐感受中,它让人们在那样的严峻中也能感觉到浪漫,感觉到温情和美。

  “没有凤凰山鸡在,低头啄米也填肚肠。”“唱戏有人来应和,食酒也有果子帮。打轿请来吹鼓手,讨亲就用轿来扛。百家有难需要你,你就打起灯笼往前闯……”这部戏的唱词多是乡间俚语,质朴得就如同客家乡亲在拉家常。就连每个章节的标题,都是大白话:“我就这样当村长”、“我就这样来娶她”、“我就这样当新郎”、“ 我就这样来办公”、“我就这样来圆房”、“我就这样来借粮”……用李龙槐的口吻,叙述他自己的这一段人生,稚拙朴素的语句,讲述的却是一段传奇。

  值得一提的是,舞台上平均年龄28岁的演出团队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演技,让观众眼睛一亮。整个队伍载歌载舞,满台生辉。年轻的主演杨俊,能唱能跳,能文能武,浑身都是戏,把一个83年前的村官演得活灵活现。

  中国有没有民族音乐剧?《永远的歌谣》回答你

  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季国平、中国戏曲学会会长薛若琳、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刘锦云、中国戏剧导演学会会长黄在敏、中国文化报副总编辑赵忱、著名表演艺术家徐培成等观看了首演。这些 “阅戏无数” 专家们被这部戏“深深地吸引,狠狠地感动”。他们感叹赣南采茶戏是生活气息如此浓烈的一种戏剧样式,这个载歌载舞的舞台有着如此大的魅力;他们赞叹一部红色历史题材的主旋律戏剧能演得如此感人,如此美好;而专家们最为感佩的是,一个基层院团有如此蓬勃的创造力。

  专家们说,从《山歌情》到《八子参军》再到《永远的歌谣》,赣南的艺术家们之所以能够接二连三地推出如此高质量的作品,关键在于他们不走老路的创新精神。在以往的作品中,他们已经把红色题材与采茶歌舞的融合做到了几近极致。在这部戏中,他们依然立足于赣南采茶戏丰富的音乐素材,在巧妙活用传统曲牌的同时,借鉴歌剧形式,引进时尚的节奏,运用和声配器的方法,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赣南采茶戏音乐形式。用音乐去捕捉人物细腻的情感,用旋律、节奏的变化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推动剧情的发展——当这样的一种表现形式出现在舞台上时,专家们眼睛为之一亮!

  长期以来,音乐剧一直是中国戏剧界的一个“心结”。业内人士不断地出去学习、考察、研讨,然后不停地改编甚至移植,可是,令人满意的音乐剧作品一直没有出现。中国有没有音乐剧?中国有没有可能生产出自己的音乐剧?中国的民族音乐剧应该是什么样的?在中国做音乐剧有没意义?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戏剧界。

  赣南采茶歌舞剧院没有给他们的《永远的歌谣》贴上“音乐剧”的标签,但是他们凭着一种艺术的直觉和创新的胆识创造出这种张口即唱的形式,用歌舞讲述故事,用音乐传递情感。专家们一致认为,这就是真正的中国的民族音乐剧!

  接通了心灵的“气场”,才能赢得传播的“市场

  在赣州,《永远的歌谣》已经演出多场,这曲亲亲切切的“哎呀嘞”吸引着城市乡村的老老少少。老年大学白发苍苍的同学们结伴来了,大学校园里风华正茂的同学们也成群结队地来了,广场上跳广场舞的阿姨们来了,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来了……他们一遍一遍地用长时间热烈的掌声表达着他们的喜爱和感动:“舞蹈很美”,“音乐很好听”,“演员演得太投入了”,“李龙槐太让人感动了,为这样有担当的干部点赞”……

  首演当日,中央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对口支援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30多名挂职干部正在赣州开会,这天晚上,他们集体来到剧场观看。车壮丽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干部,元月5日刚刚来到大余,挂职常委副县长。作为一名带着梦想和使命而来的“新赣州人”,这部戏成了她了解赣南的一扇窗口。“它让我直观地感受到了赣南的美、苏区的亲,更让我看到了一个苏区干部的人格力量和道德光辉。”车壮丽说,这部戏用一种艺术的形式,给她上了一课: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干部,必须根植群众、依靠群众,努力地接地气,这样才能真正地为群众办实事。

  从国家开发行到全南县挂职副书记、副县长的唐克定走出剧场时,内心的不平静还写在脸上:“这部戏让我真正感受到了苏区的伟大、苏区干部群众的伟大。坐在剧场的两个小时,我对来到赣南挂职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会更加认真地向老区的干部群众学习,全心全意地为苏区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刘翔是信丰县大塘埠镇万兴村“三送”工作队的队长。尽管生于斯长于斯,但是作为一名80后,他对那段久远的历史了解得并不多,苏区干部作风,在他的意识中也只是一个概念。这部戏让他懂得了苏区干部好作风的真谛在于爱,有了对群众满腔赤诚的爱,就能忘我、无私。“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让他想到了自己正在进行的“三送”工作,自带被褥,自起炉灶,吃住在村里,和群众打成一片,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及时把好政策、新技术送到群众中间,让他们感受党的温暖。刘翔说:“看了这部戏我,我更加为自己是个‘三送’干部而自豪。

  这些质朴而真挚的回声让我相信,这一声亲亲切切的“哎呀嘞”一定会从赣南传向全国,从舞台飘向无数崇信美好的观众的心扉。

  (本文配图均为《永远的歌谣》剧照)

  □ 江西日报记者 李滇敏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
线上线下双向发力 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江南都市报讯 邓津龙、全媒体记者曹章保报道:为全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