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县:运用“党建+”理念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11.08.2015  12:05

近年来,赣县以抓好基层党建作为“责任田”,坚持运用“党建+”的理念,把基层党建工作与推进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开发等工作有机融合,着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型农村社区。

坚持党建+经济发展,建设富裕社区。将强村富民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的重要任务,不断增强村党组织对经济发展的领导力、带动力和支撑力。选好致富带头人,培养致富“领头雁”。通过“三培两带”方式,采取墩苗培养、新老结对、一线锤炼等措施,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两委”干部或后备干部,让群众发展产业有“领头雁”。推行“党组织+合作社”,大力发展致富产业。引导组建专业合作社,把党小组建在合作社上,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在产业发展中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和党员引领带动作用。采取“党员致富能手+贫困户”,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村党支部安排党员致富能手与贫困户结对子,在技术、信息等方面提供帮扶,促进共同致富。

坚持党建+精神文明,建设文明社区。用好党建资源、援引党建力量、借助党建平台,推进“物质文明的新农村”和“精神文明的新农村”协同发展。以党的喉舌传播文化内涵。通过建广播站、出宣传栏等形式,利用远程教育、青年党员宣讲队等载体,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正人心、厚风俗。以党的阵地打造精神家园。将党建工作阵地与文化建设平台因地制宜加以结合,实现阵地共建、资源共享、工作共促,比如赣县吉埠枧田村建设了“红旗广场”、“寿文化小广场”、农家书屋等。以党的先进典型弘扬社会正能量。建设了党组织书记培训教育基地、乡村旅游发展示范点和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激发党员群众创先争优、弘扬正能量。以党的力量促进清洁社区建设。由村党支部书记负总责、村“两委”干部包组、小组长包户,将村民小组划成若个包干区,每个区域都有党员具体负责,确保“三边一屋场”(即路边、河边、塘边,屋场公共区域)没有垃圾。

坚持党建+社会治理,建设和谐社区。构建在党组织领导下的农村社会治理新机制,推动管理向治理、服务转变,特别是加强对特殊群体的管理和服务,促进社会和谐。建强社会治理队伍。除村“两委”干部外,由乡镇机关派出年轻党员组建的“连心”小分队,经常活跃在田间地头,主动支持、参与村里的社会治理工作。组建和事佬调解队,让老党员、老干部等发挥余热,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宣传动员一大批社会爱心青年做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爱心妈妈”。组建留守妇女互助会。在农忙时,大家互相帮忙抓生产;农闲时,大家邀约去果业、林场“打零工”;遇到困难,大家互相帮助。(中共赣县县委组织部 黄天生)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江西分网(江西组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