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九万干部进村帮扶

02.12.2013  17:02

人民网赣州12月1日电 (任江华、刘润发、张冠军)“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百姓生活翻天覆地促和谐,改房舍改道路改农田农村面貌日新月异感党恩”,这是贴在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小松镇村民廖远景家的一副对联,书写者正是廖远景本人。

类似的对联,在赣州18个县市区的农村还有不少。为解决一些干部长期脱离群众、庸懒散奢、办事不公、与民争利等突出问题,赣州市积极创新群众工作方法,从2010年12月至今持续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

三送”围绕创业致富、环境提升、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基层党建等目标任务,通过市县机关干部挂点联系、下派干部驻村(社区)联系、乡镇(街道)干部包片联系、新列后备干部和新进工作人员挂职锻炼等途径,实现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双向全覆盖;采取干部定期走访、工作队长期驻点、结对关系相对固定等方法,保证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借助公开承诺、民情家访、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民意测评、激励奖惩等多种机制,建立“三送”工作长效化机制。

活动开始至今,赣州共有9.3万名“三送”干部进村“赶考”。他们住在农家、干在村里,通过“民情日记”、“民情台账”等工作载体将自己与228万户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多了泥土香,浓了干群情。据统计,“三送”干部为群众争取项目资金近52亿元,帮扶群众扩种脐橙、油茶、工业原料林等60多万亩,扶持发展合作社1631个,帮助改造农村危旧土坯房20多万户,解决近100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难题。上犹县80多岁的老人何善平说:“看到‘三送’干部做了那么多事,感到苏区干部好作风又回来了。”随机开展的工作满意度调查数据显示,群众对“三送”和干部的满意度均超过99%。

与此同时,赣州市以作风建设为切入口,逐步建立起执行八项规定的长效机制。今年以来,市级会议同比下降31%,会议经费支出同比下降74.8%,“三公”经费中仅接待费用一项同比下降80.2%。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