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制鞋业“抢滩”非洲赢得发展先机

16.06.2015  19:57

如何化解人工成本、原材料价格攀升倒逼导致的产能过剩困境?独具慧眼的赣州制鞋业搭乘“一带一路”东风,顺势而为,率先抢占非洲市场,赢得了发展先机。赣州台记者李兴满报道:
【录音:制鞋业它是一个候鸟式的产业,它会随着成本去迁移·····】
飞越四分之一个地球周长的距离,华坚鞋业集团这个庞大的“候鸟”从赣州飞进了埃塞俄比亚的“东方工业园”内。日前,占地面积126公顷、总投资32亿元人民币的华坚国际轻工业园在埃塞俄比亚正式奠基。这是继3年前设厂后,赣州华坚再一次拓展非洲版图。
2002年落户赣州的华坚鞋业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女鞋制造商之一,年产各类鞋800万双,年销售额30亿元。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制鞋业的人工成本、原材料价格节节攀升,企业一度面临产能过剩的困境。华坚管理人员杨青龙:
【录音:2011年的时候出来打工的基本上是九零后,做鞋子的话比较辛苦。我记得那时候我招了十个员工,做了一个星期不到,全部走完了。】
人口红利消失,发展成本攀升,国内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将生产线转移至越南、柬埔寨和印尼等国。而当大多数鞋企选择在东南亚设厂时,赣州华坚却选择了原材料丰富、人口红利巨大的非洲作为下一个掘金点。
2012年,赣州华坚鞋业公司在埃塞俄比亚建设华坚国际鞋城,成为中国制鞋业第一个走进埃塞俄比亚的企业。华坚埃塞厂厂长魏涌泉:
【录音:10月12号就来到这里进行招工、找厂房,处理这边的一些工程,真正只花了75天时间,12月27号,我们就开始生产。】
目前,华坚埃塞厂拥有当地员工3600多人,产能占埃塞俄比亚鞋业出口份额50%以上,企业得到了良性发展,全球排名前50位的中高档女鞋品牌中,有15家是华坚的客户。
中国鞋业技术实战专家、被称为“鞋博士”的王勇均认为,赣州华坚鞋业乘“一带一路”东风率先在非洲布局,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明智选择:
【录音:目前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发展势头还是很猛,但成本也是在逐渐上升,终有一天会到达临界点。华坚抢摊非洲市场,具有比较超前的战略眼光。华坚集团在非洲的鞋业布局,指引了未来鞋业转移发展的一个方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