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成效综述

11.02.2014  12:58
释放强磁力
——赣州市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成效综述

    “我们公司年销售收入达2亿元,上交税收近1000万元,单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一项,我们已经获减企业所得税75万元。按政策实施八年时间算,我们将可以享受到千万余元的税收优惠。”2013年被确认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赣州发电设备成套制造有限公司副总裁罗发荣兴奋地告诉记者。

    2013年1月10日,国家明确赣州市从2012年1月1日起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自2012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设在赣州市的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此后,共有139项西部大开发政策或标准在赣南执行到位。“中部的西部”“老区中的特区”——赣州政策优势顿时凸显。

    政策洼地,企业焕发新活力

    “我们准备继续提高员工待遇,国家为我们减负担,我们为员工加工资。”日前,江西新正耀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向阳高兴地说,作为一家上规模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极大地增强了公司的发展后劲。针对订单不断的情况,目前公司已投产二期,追加投资300万元新建了3栋占地8000平方米的厂房。

    如今,“15%”已成为吸引客商来赣州投资津津乐道的一个数字。江西双胞胎投资有限公司曾在赣州设置了总部,但在人才、区位和财税政策等多重考虑下,四年前公司将总部外迁到省会南昌。在得知赣州市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后,公司立即对将总部回迁赣州的问题进行论证。2013年9月11日,该公司新投资5亿元的饲料生产和总部基地项目正式落户赣州开发区,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2亿元以上、年纳税3000万元以上。

    利好政策涵盖内、外资鼓励类及江西省投资优势产业中1120多个子行业。据赣州市地税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市已有389户企业享受到近3.4亿元的企业所得税减免,惠及全市有色金属、电力、农副食品加工等近40个行业。我市财政部门及时对中西部存在差异的转移支付政策、税收政策和项目进行了细化、梳理、对接,确保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在赣南苏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截至目前,我市已落实46项中西部中央补助标准差异政策。

    “企业所得税税率从25%下降到15%,税收优惠政策使赣州在承接产业转移上优势更加明显,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赣州开启发展的第二个春天。”科之光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总经理何义生说。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科之光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在赣州投资了9亿元建设电子产品项目,而从意向洽谈到签约入户只用了31天的时间。

    转型升级,企业发展后劲足

    上犹县力速数控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数控机床及机床配套产品的生产和研发。政策出台后,该公司立马着手与东莞固特力依速立公司进行更深层次的技术合作,合作的技改项目将于今年上半年投产,项目年产值预计将突破10亿元。

    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使得符合条件的赣州企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再生产、再投资及科研。江西齐云山有限公司的产品“南酸枣糕”美名在外,为了纵深发展,企业努力丰富产品种类,但对生产原料要求较高、优质原料供应不足却成了企业发展的瓶颈。该公司在成为第一批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后,公司总经理刘志高说:“我们准备用税收减免的这笔钱加强与农科院所合作,加大育苗技术开发力度,并通过公司加农户的扶持手段,鼓励林农种植南酸枣树,加快南酸枣树种植基地建设步伐,扩大原材料供应规模。

    与西部地区一样,赣州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前提是:必须是鼓励类产业企业。为此,赣州大量企业主动适应政策,推动产品向深加工、高端化发展,努力跨越鼓励类产业“门槛”,不仅提升了产能和效益,还推动着赣州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促进赣州打造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赣州新型电子材料产业基地是江西省首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随着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基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基地内总投资8亿元的赣州深联电路有限公司2013年7月投入运行,投产当月就实现营业收入1287万元,成为目前全市最大的一家生产高端印制电路板高科技企业。

    随着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加速汇集,赣州用好《若干意见》赋予的一系列先行先试权,积极打造振兴发展平台,不断提升集聚辐射带动能力,铜铝有色金属、汽车新型动力电池、永磁电机、LED半导体照明、生物医药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这些产业本地配套率70%以上,比周边地市高出10多个百分点,具备了较强的集聚和吸纳产业发展要素的能力。

    巨大商机,各地客商纷至沓来

    利好政策不仅于此。实行差别化产业政策,工业用地出让金可区别情况按《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10%至50%执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中期票据和上市融资……全方位、宽领域、持续性强的政策“招牌”,让四海客商对赣州更加心向往之。

    “是赣州优越的投资政策,让我们下定决心选择了这里。”这是2013年7月22日,宝钢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宏在项目签约仪式上说的。2013年该公司投资20亿元的钢铁工业项目正式落户赣州开发区,这成为赣南最大的钢铁加工项目。

    说起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其实在之前就与赣州结缘了。2012年6月28日,国家支持赣南振兴发展的利好政策出台,该公司先行一步来到赣州考察,之后不到一个月时间便在赣州开发区租赁标准厂房注册成立了全资子公司,经过近一年的“试水”,最终将投资额高达20亿元的生产基地落户赣州。

    韶关钢铁的选择也是众多投资者的选择。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已经成为赣州招商引资的重要筹码,加上丰富的资源和毗邻沿海的区位优势,赣州已成为四海客商眼中的“香饽饽”和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桥头堡,众多世界500强、央企投资项目纷纷抢滩入位。

    如今,利好政策变成项目,项目变成真金白银的投入,而投入则变成赣州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原动力。总投资达100亿元的中国汽车零部件(赣州)产业基地发展有限公司项目仅用7个月时间就在章贡区落户并开工,该项目建成后,我市将形成汽车与关键零部件检测、研发与生产、汽车及零部件市场、总部经济、金融服务等板块连动的特色产业集群,年营业额将达200亿元;中航科工集团投资110亿元的赣州北斗产业园项目2013年11月落户赣州开发区,成为全市目前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预计年产值将达500亿元;2013年9月,光大集团、宝钢集团等10家央企齐聚赣州,在工业、能源等领域集中签约11个项目,签约资金达208.5亿元……

    宝钢集团韶关钢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国辉说:“赣州日益优化的投资环境,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市场机遇。我们将充分发挥央企的资本和技术优势,全力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 (来源:赣南日报 见习记者张文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