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科学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样板”

23.06.2015  12:37

  本报赣州讯 (江西日报记者梁健、唐燕)田水如镜,层层叠叠,涌向天际,美不胜收。6月18日,记者走进崇义县上堡梯田,如画美景令人沉醉,蓝天、碧水、青山、白墙、黛瓦……宛如一幅幅水墨山水画呈现在眼前。其实,作为首批“中国美丽田园”之一,上堡梯田仅仅是赣州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如今,身处赣州,如同置身如诗如歌的山水画卷,尽显生态王国、绿色宝库的动人魅力,该市的城市生态环境竞争力进入全国前20强,被联合国环境规划基金会授予“绿色生态城市保护特别贡献奖”。

  赣州生态之美,在于天生丽质。近年来,赣州大力实施“发展生态化”战略,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擦亮振兴发展的生态底色。该市积极推动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土地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合理控制开发强度,最大限度保护原生态。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发展,出台有关构筑生态屏障建设生态赣州等一系列指导性强的生态建设政策,编制《中国南方(赣州)重要生态屏障建设与绿色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结合主体功能区定位,优化国土开发“绿色”布局,牢牢守住生态红线。截至目前,全市治理水土流失2084.17平方公里,完成矿山复绿1.89万亩,关闭和搬迁可能影响环境的企业2500多家,拒绝“三高”项目3100多个;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6.4%,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常年保持在100%,赢得“ 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等绿色名片。

  为让生态优势持续转化为发展优势,该市持续发力,积极构筑绿色产业体系,深化生态与产业融合,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该市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铜铝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园,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低碳农业、林下经济、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抓好国家低碳城市试点,组建赣州环境能源交易所,建设林业产权交易中心,培育发展林权交易市场。目前,全市已有8个县被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转移支付试点县,创建了国家级生态乡镇10个,涌现省级生态乡镇75个、省级生态村85个。同时,该市能耗低、污染少和无污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在金属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光电机一体化等领域已形成粗具规模的产业集群。今年1至4月,全市财政总收入106.83亿元,同比增长6.1%;固定资产投资432.02亿元,同比增长21.3%。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