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精准扶贫拔穷根

29.01.2015  11:20

人民网赣州1月28日电 (记者吴齐强)“搬到圩镇住后,生活方便了,找我做工的人也多了。”江西于都县岭背镇石井小区移民新村的钟洪福说。他原本住在山田村,因为离圩镇有20多里山路,空有一身砌墙的好手艺,却很难找到做工的机会。

为了让深山村民尽快脱贫致富,于都因地制宜、区别对待,探索实施了中心村、中心镇、县城工业园区3个梯度转移安置的模式,走出了一条用时短、见效快、能治根的移民扶贫新路子。

赣州市对贫困户建档立卡、精确分类,动态管理,完成了对全市139.5万贫困人口的信息识别和录入工作,构建起全市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对其中因病因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贫困对象,将符合政策条件的全部纳入低保,实现兜底保障。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原则,为每个贫困村、每个贫困户量身定做帮扶措施,通过移民搬迁、发展产业、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等多元化方式助其脱贫致富。

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赣州突出教育优先,着力改善贫困乡村办学条件,加大对贫困家庭孩子的助学支持。两年多来,全市新(改、扩)建农村中小学校舍234万多平方米,2.1万名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结束了睡地板的历史。2014年,赣州统筹安排资金9亿多元,资助或补助学生138.8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