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群众讲述“三送”带来的生活巨变 喝上干净水通了水泥路

13.02.2014  12:15

  “过去有些干部架子大,我们都害怕;如今干部作风变化大,群众解疙瘩。有话可说、有求必应,样样都好啦!”这是瑞金市象湖镇社区居民自编的顺口溜,生动地折射出赣州干部经过“三送”在群众眼中出现的变化。。 >>专题:赣州“三送”干部为群众 唱响苏区好作风

  不仅如此,赣州通过独创的“96333群众信息报务中心”,为老表提供全天候、开放式服务。尤其是通过“三送”,让群众告别了土坯房、喝上了干净水、走上了水泥路。

  村口修通了水泥路

  96333群众信息服务平台解民忧

  今年71岁的瑞金市象湖镇居民李木林,大儿子患糖尿病于2011年病故,儿媳改嫁,丢下一个未成年的孙女。38岁的小儿子又患糖尿病卧床不起。房东见此情况,不让其一家租住房屋,李木林四处寻找出租房未果。无奈之下,李木林拨打了96333群众信息服务中心电话,请求政府帮助安排入住廉租房。经政府协调,目前李木林一家已被安排到沙洲坝廉租房居住。同时,经过96333群众信息服务中心宣传,一些社会爱心人士开始资助李木林的孙女上学。

  在赣州,类似李木林这样有困难拨打96333求助,问题得到解决的还有很多。据了解,96333是赣州自主研发的一个群众工作综合性电子平台,群众通过电话、短信、彩信、网络等渠道,有疑惑、困难和问题,由赣州市统一的96333群众信息报务中心转到相关单位和部门限时答复办理。办理情况定期通报,纳入年度考评。

  “有困难拨打96333”,已经成为当地群众的习惯。统计显示,2012年2月9日开通至2014年1月31日,全市共接到群众来电92922个,短信57718条。生成有效诉求46352件,已回复45772条,回复率98.75%,满意率98.22%。

  “三送”让百姓生活巨变

  兴国县长冈乡合富村村民邱隆荣告诉记者,他们村原来饮用水井因为地势较低加上岩层地质,水源下雨天被雨水倒灌及遭河水渗入,造成水质差无法饮用,村民只有购买市场桶装水解决饮水问题。“赣州市财政局‘三送’干部了解这个情况后,积极筹集资金帮助我们村打了一口新井,让大家喝上了干净卫生的水。”邱隆荣激动地说。

  叶坪乡黄沙村的胡冬娣老人,以前因为家里住在土坯房里,孙子找不到媳妇。后因“三送”干部帮她家告别了土坯房,“孙子终于娶上媳妇了”。

  据了解,赣州启动“三送”工作3年来,联户驻村干部帮助群众硬化村组公路4729公里,解决113.2万农村人口安全饮用水问题,完成低电压改造13万户,改造危旧土坯房40.6万户。

  评论

  顺口溜折射干部作风转变

  开展“三送”活动一开始,部分群众并不信任,有的干部刚进村时,村民不愿让其住在自己家里,还用当地土话讽刺他们是“吃喝干部”、“走读干部”、“大炮干部”。

  然而,三年来,“三送”干部走村串户、访贫问苦、脚踩田埂、修路架桥,一幕幕感人场景在赣南大地上上演。一幢幢焕然一新的小康楼,一条条通向山村的水泥路,都在诉说着“三送”干部的感人故事。

  “‘三送’干部好扎实,白天黑夜访民情,排忧解难办实事,群众个个心欢喜。”这首当地群众自编的顺口溜说出了对“三送”干部的肯定,也证明通过开展“三送”活动,干部群众恢复了鱼水情深的关系。

  ■记者洪怀峰、杨泽雷 文/图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