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詠到赣州调研质监体制调整工作并指导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

28.04.2014  18:30

    4月24日至25日,省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詠深入赣州市质监局、钨与稀土国检中心及赣县质监局调研质监体制调整工作并指导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在认真听取了赣州市质监局、钨与稀土国检中心及赣县质监局相关工作情况汇报,查阅了相关资料,召开干部职工座谈会,就质监体制调整及教育实践活动相关工作进行了座谈交流,并现场抽取干部职工对教育实践活动相关知识了解掌握情况后,王詠充分肯定了赣州市质监局和钨与稀土国检中心近年来的工作。他指出,赣州市质监系统在安运同志为班长的领导班子带领下,围绕“维护经济秩序,服务经济发展”质监工作第一要义,贴紧赣州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抓牢中央支持赣南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有利时机,超前谋划,主动作为,各项工作都走在全省质监系统的前列,很多工作还受到国家有关部委和质检总局的表彰奖励。尤其是结合地域产品特色,协调推进了赣南脐橙全国执行打假行动,有效保护了当地的特色产业发展,维护了赣南果农的切身利益。筹建了南康市国家级家具产品质检中心,在国家冶金行业压缩产能加速整合的背景下给相关企业争取了政策支持,为赣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质量技术支撑,在地方党委、政府中既有为、更有位,省质监局党组是满意的。
  王詠指出,质量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要素,是社会安全的重要基石。当前,质监系统在实行省以下垂管十多年后,又要实行分级管理,但有一点必须强调的是,分级管理不是简单的“回归”,职能转变更不是“削弱”质监工作,而是新形势下加强质监工作的实践创新,必将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职责,促进质监工作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质监工作经费保障水平,利于质监干部队伍交流发展。各设区市、县(市、区)质监局要加强与设区市、县(市、区)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进一步理顺质监工作体制机制,破解制约质监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妥善处理机构编制、交流任职、工资待遇等问题。不断加强调查研究,探索建立分级管理后质监工作新秩序,建立更加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和管理方式,保持质监工作的连续性、协调性和创新性。要整合质监检验检测资源,强化分类管理,促进技术机构做大做强。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内部管理,做到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监管不软,不断强化产品、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王詠强调,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主要在基层开展,与群众联系更直接、更紧密,群众的关注度、期望值更高。质监系统是联系群众最广泛、服务群众最直接的窗口单位和执法部门之一,县(市、区)质监局又处在质监工作第一线,要积极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质监工作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是要始终坚持开门搞活动。 结合日常巡查、监督抽查等时机,采取请进来提,走出去听等方式,广泛地发动群众,全心地依靠群众,切实做到开门听取意见,开门查摆问题,开门整改落实,开门订立制度。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逐条梳理、建立台帐,整改落实情况及时向群众反馈。 二是要充分发挥领导表率作用。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既是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对象,更是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人、推动人、落实人,要切实负起责任,抓好落实。特别是“一把手”要亲自挂帅、亲自组织、亲自示范,通过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扎实推进教育实践活动有序开展。 三是要突出抓好自选动作。 赣南优良的作风、纯朴的民风是教育实践活动鲜活教材,要结合赣州开展的“三送”活动等,充分发挥苏区红色资源的优势,打造教育实践活动“赣南品牌”,使活动既体现具体要求,又展示赣南的实践特色。 四要协调推进工作与活动。 注重克服两张皮现象,着眼于建设阳光政府,努力根除“四风”突出问题,扬“为民务实清廉”新风,用扎实有效的教育实践活动成效促进质监工作落实,做到教育实践活动与业务工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真正实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调研期间,王詠还与赣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冷新生,赣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光华等深入交换了质监工作的意见。
  省质监局副巡视员、赣州市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安运,省质监局办公室、监督处主要负责同志等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