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助推赣州驶入发展快车道

03.12.2014  10:10
《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的顺利出台实施,在吸引众多关注目光的同时,也让人们对赣州的未来充满了期待。而事实上,即便对于土生土长的赣州人来说,“赣州都市区”也是一个崭新的概念,不过,它又绝不是一个空泛的口号,而是一个有实实在在支撑的宏伟蓝图。天其时、地其利、人其和,借力国家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和推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东风,赣州,已经历史性地站到飞速发展的快车道上。
阳光规划 让民意充分表达

  城市规划,其最终影响或者服务的主体,还是生于斯、长于斯、在此生活工作的普通老百姓。对于长期居住生活于一座城市的群众来说,可能他们在规划设计上的专业知识不足,但多年对城市的感情、熟识度,还是让他们对城市未来的规划、发展具有不可忽略的发言权。

  而《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让民意、民声得到了充分的彰显和表达。

  在规划编制初始,设计单位便通过现场询问、问卷调查等方式,征求民众对城市建设的意见及对规划的期望、想法。规划编制过程中,又通过现场公示、网络公示、新闻媒体公示等多种方式公开征求民众对规划方案的意见,并将收集到的意见逐条研究吸纳处理,仅在《总体规划》公示期间,就收集吸纳群众意见40多条。规划批准后,又及时将规划主要内容进行了公布,让广大群众真正参与到规划编制的全过程。

  “既要有国内一流规划设计单位,也要请国内一流专家为规划把脉把关。”专家领衔,也成了《总体规划》编制的一条重要原则。规划设计单位组建了院领导挂帅,联合中科院地理所、长城战略、零点公司、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等学科齐全的项目组,在规划编制的各个阶段,规划设计单位先后多次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善同研究员,清华大学文国炜教授、顾朝林教授、谭纵波教授,北京大学吕斌教授,江苏省规划院高世华院长等国内顶级专家学者咨询,并委托省住建厅多次邀请省内知名专家学者进行规划咨询。
都市区建设 破茧成蝶正翩跹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任重道远更须快马加鞭。规划引领城市。新的历史机遇下,赣州都市区建设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定势,如破茧之蝶翩跹起舞,拉开了城市发展的大幕。

  从2013年底开始,围绕《总体规划》而展开的一系列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修编)工作便已走上正轨,“总体规划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也一项项逐步进入公众的视野,成为统筹协调赣州中心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加快推动章贡区、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康区、赣县和上犹县同城化进程的有力推手。

  来自赣州市城乡规划与建设局的资料表明:自《总体规划》批准实施后,我市已陆续启动了赣州中心城市教育网点、给排水、公共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等11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其中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包括了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福利、商业设施等,涉及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赣州中心城区水东组团、蓉江新城等2项控制性详细规划已批准实施,铜铝产业园、综合保税区等2项控规已经市规委会审议通过;沙河组团、水西产业基地、沙石组团等3项控规已提交至市规委会待审议;西城区控规正在组织专家评审;河套老城区、水西组团、凤岗片区控规及站区城市设计等3项控规正在有序推进。

  一条条宽敞通畅的街道,在不断拓宽和延伸中拉大着城市的框架。走进赣州,随处可见轰轰烈烈的城市建设场面,“四桥九路一公园”蓉江新城“四纵五横”主干路等项目正如火如荼加紧建设,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中心城区体育场馆、自然博物馆、市人民医院、红旗大道东延农民返迁房等一系列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或准备投入使用,一大批产城互动的城市综合体正在实施。来自赣州中心城区城市建设指挥部的数据显示:2014年1月至10月,我市中心城区新开工项目21个,续建项目52个,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72个,共完成投资35.42亿元。

  赣州都市区,正在按照既定的目标加速推进。

  重现赣州历史辉煌 不是梦

  城市发展,规划先行。而每一个城市的发展都有其内在的规律、鲜明的理念和自己的特色。“‘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以‘城乡一体、山水为脉、弹性组团、文化品质’为理念,按照集约、紧凑、低冲击的发展模式,逐步引导城市功能沿主要交通轴线呈带状组团拓展,保护重要的生态敏感区和生态廊道,使赣州中心城市成为群山环抱之中,跨越‘五江十岸’的山水名城。”赣州市城乡规划设计院院长韩高峰对赣州的未来前景非常看好。

  历史上,赣州历来是连通赣江与东江水系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宋代以来江南地区的商贸与文化名城。但近代以来,由于水运交通地位的迅速下降,赣州也逐步成为一个封闭的内陆城市。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赵延峰介绍,《总体规划》通过完善高铁线路建设、普通铁路改造和高速公路建设,实现4至6小时出海、2至3小时出省的快捷对外交通;构筑“三横五纵”快速路网,建设4条轨道交通、8条地面公交干线,辅以地面常规公交,形成便捷、安全、舒适、高效的城乡交通系统。而30分钟交通圈、1小时周边交通圈、2小时商务交通圈、4小时对外交通圈等出行时间概念的提出,也为赣州百姓构建了心理上交通畅通与空间上交通便捷的和谐统一。

  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徐辉看来,随着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扶贫开发建设,赣州的对外交通瓶颈将有根本性改变。在这一历史机遇下,赣州都市区规划通过整合空间资源,构筑各种对外开放平台,完善城市服务体系,将有力保障赣州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人们留在城市,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亚里士多德这样说。“田园城市”正成为一个美好生活的代名词。徐辉为赣州市民描绘了这样一个田园城市——出门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总体规划》对赣州长远发展寄予厚望,通过系列规划举措和实施逐步使赣州恢复到历史上的辉煌地位。规划通过开放发展战略、生态文化战略、兴业福民战略、都市强心和城乡一体战略,将赣州都市区建设成为我国东南部地区的新兴开放高地和重要经济增长极,赣江源头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并在推动全市范围内形成城乡居民安居乐业、城乡生态环境优越、城乡社会和谐进步与文化繁荣的新局面,形成集‘红色故都、江南宋城、稀土王国、世界橙乡、客家摇篮’等品牌特色为一体的发展新气象。” 采访中,徐辉这样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