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鄱最美建筑之乡

17.12.2015  13:07

  ——江西省抚州市建筑业发展升级纪实

 

    中国建设报(记者 王纪洪 通讯员 吴丽霞) 被誉为最美“建筑之乡”的江西省抚州市,位于赣鄱之滨,有着1400多年历史,400多万人口,却有30万建筑大军。凭借“一把泥刀两面光,一把斧头吃四方”的吃苦耐劳精神,抚州建筑军团早在20世纪就让“建筑之乡”声名远播。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浪潮和市场的打拼中,抚州建筑业取得了傲人业绩。
    嬗变——从传统到现代化
    20世纪30年代,抚州人纷纷外出从事木工、泥瓦工等手工活,并以勤劳、质量高、信誉好等品质,在建筑市场站稳脚跟。之后,富有创业、创新精神的抚州人成立建筑队,通过老带新、亲带邻、邻带邻、村帮村迅速扩大建筑队伍,并转型发展成建筑公司。1989年,国务院批准抚州市临川县为全国首批建筑劳务基地。抚州建筑业犹如一匹黑马,专攻“高、大、难、新”工程,造就了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上海浦东机场、武汉川都大厦等一批知名建筑。
    近年来,抚州市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产业现代化。该市推进银企合作,鼓励企业上市融资,研究组建建筑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各类政府投资PPP项目、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同时,革新建筑业生产方式,推动企业建立国家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对保障性住房等政府投资项目试点采用建筑工业化方式建设。此外,推动绿色建材研发和应用,逐步以形成勘察、设计、施工、构件生产、机械化安装为主的产业大军。多年来,抚州建筑业始终保持高速增长,从传统基础产业向现代化产业迈进。
    崛起——从空白到零突破
    沿着从小到大、从大到优的轨迹,抚州市高位推动建筑业发展。特级资质实现零突破,数家企业挂牌上市,多个承建项目获得“鲁班奖”和“白玉兰”工程奖,填补了抚州建筑业史上的空白。
    目前,抚州市建筑企业达363家,其中,特级企业1家、一级企业25家、二级企业98家。2014年,全市建筑业完成产值251.34亿元,较2011年增长150%;上缴地税21.06亿元,较2011年增长250%。2015年三季度,完成总产值188.81亿元,同比增长22.71%,其中省外完成产值69.39亿元,同比增长24.97%。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抚州建筑业税收增幅跑赢各行业,行业经济地位进一步提升。
    抚州建筑业屡有突破,得益于“革故鼎新”,大力培育发展优势企业,试点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引导企业从只注重建造过程向注重工程建设全周期的现代建筑服务业转变;得益于“筑巢引凤”,加强行业人才培养,连续4年组织骨干建筑企业负责人及高管赴清华、同济等知名院校参加专题培训,并支持企业建设人才公寓供引进的高端人才及骨干员工居住。
    创新——从本土走向海外
    “在经济新常态下,建筑业发展迎来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发展时期,新的政策和改革措施不断出台,建筑业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抚州市建设局局长张冲林深有感触地说。
    抚州市规划建设了总占地面积300亩的建筑企业总部产业园,支持龙头企业通过技术、管理创新实现转型升级,与国内大型建筑企业开展合作,借船出海,开拓非洲、东南亚及欧洲等国际市场。张冲林充满信心地说:“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已成为全国新一轮投资和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将为建筑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抚州市政府与江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将于近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江西省政府考察团也邀请抚州市中阳建设集团前往俄罗斯考察对外工程合作。
    近日,在江西省政府召开的骨干建筑企业发展调度会上,副省长郑为文充分肯定了抚州建筑业发展的巨大变化。抚州市市长张鸿星表示,将进一步促进建筑产业绿色、创新、跨越发展,着力推动建筑企业转型升级,再创“建筑之乡”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