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升级系列报道】赣闽开放合作创新区 助推江西“两翼齐飞”

11.12.2013  22:39

  今视网12月11日南昌讯(记者 良保)向莆铁路的通车,不但圆了抚州几代人的铁路梦,也进一步促进了抚州经济跨越式发展,为抚州实现产业升级、群众生活小康提速、经济建设绿色崛起注入强劲动力。今年11月,江西省委、省政府在关于《深入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方案》,提出抚州建设赣闽开放合作创新区的总体要求。

  抚州经济实力在全省不是强市,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为加快构建全省区域发展新格局,打造“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区域发展新格局,抚州是如何迎接此次挑战,把握这次机遇,又将怎样建设赣闽开放合作创新区,助推江西“两翼齐飞”?

  建设沿海地区休闲后花园

  据抚州市发改委相关人员介绍,抚州根据抚莆经济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中两市合作发展的现代农业、优势产业、商贸物流、旅游、口岸通关、共建抚莆“飞地”工业园六个领域,加强与莆田市对口部门的沟通衔接。签订旅游合作协议,建设闽赣旅游共同品牌。加快推进抚州铁路物流园、黎川赣闽边际物流园、崇仁海西物流园建设。积极推进10个省级工业园区开展扩区调区工作,目前,有9个工业园区获得省发改委批准同意开展扩区调区的前期工作。

  同时,依托向莆铁路、福银高速、济广高速、抚吉高速,构建与海西经济区、南昌大都市区合作对接平台,建立健全全方位开放合作体制机制,形成现代综合交通运输和物流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四化”,协调发展。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无障碍流动的重要部署。

  重点发展生物制药、优质农产品加工、汽车及零配件、现代物流等产业;鼓励抚州到湄洲湾建设专属港区,吸引福建企业在抚州建设“无水港”,构建内陆地区物流大通道;做强区域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沿海地区休闲后花园。

  向莆铁路为抚州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抚州市是中部地区通往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是我省面向闽台开放的前沿,是海西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原中央苏区三个国家级战略交汇地。尤其是向莆铁路建成后,抚州是离省会南昌最近的设区市,是江西离出海口最近的设区市。沿向莆铁路展开产业布局,不仅可以节约我省出海成本,加快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步伐,推动我省面向沿海与海峡西岸经济对接,与福建方面呼应,建设赣闽产业走廊,形成通江达海的江海经济带。

  为此,抚州依托向莆铁路,大力开展农业、商贸、文化、旅游等全方位合作,壮大产业龙头,实施品牌战略,做大生猪、茶叶、蔬菜、蜜橘、水产、白莲、粮食等优势产业,充分发挥抚州的特色资源优势,为各县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今年1—9月份,抚州市生产总值628.9亿元,增长10.2%;财政总收入102.8亿元,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8.8亿元,增长13.6%;固定资产投资616.8亿元,增长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1亿元,增长12%;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2863万美元,增长11.3%;出口总额97277万美元,同比增长1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755元,增长9.9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340元,增长12.96%。

  构建铁公海联运构建立体口岸开放体系

  抚州在加强与外界联动发展的同时,围绕建设殷实、文明、和谐的幸福抚州目标,坚定不移地走生态立市、绿色发展之路,已新增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0个、绿色食品8个、有机产品38个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认证产品2个,“三品一标”农产品产量占上市农产品总数三分之一以上;新增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5家、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示范场4家和国家级蔬菜茶叶水果标准园4家;成功创建我省首家国家级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南丰县出口南丰蜜桔质量安全示范区。

  据了解,接下来,抚州将重点推动产业的发展与升级,推动抚州省级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升级国家级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加强与闽台企业在生物医药为主的高技术产业;汽车及零配件为主的制造业;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合作;建设“整体转移型园区”、“合作开发型园区”;承接现代服务业转移,发展服务外包企业。同时加快抚州到湄洲湾建设专属港区步伐,利用向莆铁路、福银高速和湄洲湾码头,实现铁公海联运,规划建设抚州铁路口岸作业区,开辟口岸通道,构建现代立体口岸开放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