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航母:美国大兵与香港中学生“下厨房”

12.11.2013  11:36

  中新社香港11月11日电 题:走下航母:美国大兵与香港中学生“下厨房

  中新社记者 卢哲

  “太大了!炒肉的肉丝得再细一点……”11日,10名来自美国航母“乔治·华盛顿号”的大兵们换下迷彩服,挂起围裙,与香港中学生一起烹调中国菜,体验“舌尖上的文化”。

  以美国核动力航母“乔治·华盛顿号”为核心的战斗群正在香港进行为期5天常规访问,期间组织了包括划龙舟、学舞蹈等逾10场与本地社区的交流活动。当天,10名士兵与香港玛利诺中学的15名学生组成“搭档”,共同完成“三丝(豆腐、肉、香菇)炒乌冬面”。

  虽说是大兵“”做菜,实际上大部份学生也是第一次“亲自下厨”。玛利诺中学烹饪老师郑楚莲介绍,15个学生有一半上过烹饪课,“平均水平入门了,但缺‘实战经验’”。

  在郑老师把菜式完整示范一遍后,中学生和大兵们互助扎好围裙,手忙脚乱开始了“实战”。

  第一步“切丝”美国和香港似乎有不同的标准。美国军人的“大块头”肉丝遭到了所有学生的反对,全部需要“返工”——再补切两刀。

  大兵David和两个学生搭档都是第一次下厨,为了让“作品”不至于太差,三个男生决定严格遵守菜谱:拿了五个不同型号的勺子,分别用来舀油、盐、米酒;特地向老师借了有刻度的玻璃杯,以毫升为单位控制水量。David说,自己在学校是学习理工科的,“中国菜好像比做实验还难!

  23岁的VUAndrew是越南裔,因为做过饭,打蛋和切蘑菇都顺手,很是炫耀。不过,当菜入锅油花高溅的时候,Andrew与搭档们四下逃开,一旁的郑老师只好挺身而出,帮忙把乌冬炒好。

  在军舰已经工作三年的DetreickSaulsbury则笑指自己很幸运跟两个女生同组,“她们把最容易的工作留给我。”Saulsbury说,此次访港有许多活动,自己选择了能了解当地人的项目。“能接触当地文化的活动都很火爆,我的几个朋友没能选上,我很幸运。

  在到达玛利诺之前,中学生们先到“乔治·华盛顿号”航母上参观。“看了他们的餐厅、活动室,还有战斗机起降的大平台,非常壮观!”已经跟Andrew成为“兄弟”的中四学生陈文进说,“他们在军舰里工作的时候很严肃,没想到下了军舰他们都很好玩。

  共享完自己做的中国美食后,大兵们还与中学生打了一场“友谊篮球”。

  已经游览过维港和中环的Andrew说,自己对香港的文化非常有兴趣,“我还想要买两本关于香港的书,然后带尽可能多的香港食物回船上。”(完)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